2025东南亚能量饮料市场空间、竞争格局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东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东盟6国共计6.1亿人口。这些国家的年龄中位数均在30岁左右,30岁以下人口占比高,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为能量饮料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消费基础。年轻消费者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对提神醒脑的能量饮料需求旺盛,且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推进,他们更愿意为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能量饮料买单。

从消费能力来看,东盟各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零售消费规模保持个位数增长,越南增长速度最快。2023年东盟6国整体零售规模达6285亿美元,其中印尼、越南等国零售增长迅速。年轻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能量饮料市场的扩张提供了经济支撑,他们有更多资金用于购买能量饮料来满足日常需求。

东南亚地区劳动人口占比较高,对提神充能功能的需求广阔。东南亚国家处于工业化、服务业快速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为大量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劳动人口对提神、补充体力的功能需求较强,。

东南亚能量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全球饮料龙头以及本地品牌各占主导。全球跨国饮料公司如可口可乐、百事、雀巢等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在东南亚软饮料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这些全球品牌在东南亚市场深耕多年,拥有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产品。

本地品牌则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品牌定位,在某些细分领域占据优势。例如,泰国的Osotspa集团、越南的THP集团等,这些本地品牌通过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本地消费者。Osotspa集团的M-150、卡拉宝等品牌在泰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而越南的Number1则以高性价比产品在本土市场迅速崛起。

在越南,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2024年越南能量饮料行业规模达107.5亿元。红牛作为越南市场的龙头品牌,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第二梯队品牌如Sting、Number1等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Sting以草莓果味功能饮料为主打产品,口味酸甜、性价比相对较高;Number1则主打高性价比,是红牛以外少有的份额提升的品牌。

印尼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竞争态势。印尼是东南亚重点六国中软饮料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但能量饮料增长放缓、占比小。印尼第一大宗教为伊斯兰教,本地人多有“不卷、不加班”的观念,对咖啡因的需求较低,这使得能量饮料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但印尼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潜力,目前市场格局未定,缺乏物美价廉的头部产品。泰国两大能量饮料龙头红牛和M-150排名印尼市场前二,但市场份额逐步萎缩,众多小品牌踊跃。

泰国作为东南亚能量饮料的重点市场之一,消费规模逐步趋于饱和。泰国能量饮料市场中Osotspa集团的M-150、卡拉宝和天丝红牛三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市场格局稳定。这些品牌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保持了在泰国市场的领先地位。Osotspa集团通过推出功能性饮料产品,如含有大豆肽的PEPTEIN、0糖产品C-VITT等,实现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柬埔寨市场则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4年柬埔寨能量饮料行业零售额为60.3亿元,是东南亚能量饮料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百事Sting在柬埔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通过定位年轻消费者,赞助电竞赛事,签署当红饶舌歌手为代言人,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东南亚能量饮料市场具有鲜明的特点,高性价比和本地化营销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越南、柬埔寨等成长型市场,头部品牌价格相近,价格在2.5至3元每330ml左右。泰国、印尼价格偏贵,2.7至3元左右每150ml。越南、柬埔寨市场均呈现第二梯队品牌差异化崛起的现象,如越南市场第二梯队Number1以2.7元/330ml更高性价比、PET瓶装产品与龙头红牛的金罐装进行差异化竞争;柬埔寨市场Sting定位高性价比,赞助热门电竞赛事,用果味浓郁的产品收获年轻消费者喜爱。

本地化营销策略在东南亚市场也至关重要。品牌需要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消费习惯和文化背景,推出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营销活动。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