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停车,这个看似平常却又让无数车主头疼的问题,已然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痛点。2024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停车行业的发展动态备受关注。
截至202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53亿辆,小汽车保有量突破3.53亿辆,同比增长5.06%。这一串数字背后,是城市空间被车辆填满的现实。想象一下,如果将这些车辆首尾相连,它们将绕地球数圈。如此庞大的车辆基数,意味着停车需求的几何式增长。城市中的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甚至小区内的空地,都变得寸土寸金。停车难,不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二线、三线城市也纷纷“中招”。
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也在迅速上升,截至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量的8.90%。但与之配套的充电桩建设却显得有些滞后。全国公共类充电桩总量为923.9万个,私人充电桩总量相对较少。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比例仅为2.45:1,这意味着车主们在寻找充电桩时常常面临“一位难求”的尴尬局面。充电桩的分布也不够均衡,部分城市充电桩密集,而一些偏远地区则几乎一片空白。这不仅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让车主们的绿色出行之路变得荆棘丛生。
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是解决停车难题的关键环节。2024年,多个城市的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相继出台。智慧停车技术的应用也为停车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停车设施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车位利用率,减少车主寻找车位的时间。
停车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公共泊位特许经营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全国新增出让项目385个,累计成交金额达到4338亿元。特许经营模式为停车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参与。产业园区的停车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推进,通过制定完善的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推动新建园区同步建设停车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停车设施的运营管理是解决停车难题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国资性质静态交通,停车公司建设加速推进,全国219个城市建立了国资背景的停车公司,占比达到70.78%。这些公司通过专业化管理,提高了停车设施的运营效率。城市停车联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部分城市实现了市级联网甚至区级联网,车主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查询全市停车位信息,实现车位预订和导航。一些城市还开展了停车资源共享利用试点,通过鼓励单位、小区等开放闲置车位,提高了车位利用率,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机械式停车设备、道闸、地磁、车牌识别等停车相关设备与技术的创新,为停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2024年,机械式停车设备销售总额达到76.5亿元,新增泊位数38.3万个。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停车空间的利用率,还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停车效率。一些立体车库采用了智能停车系统,车主可以通过手机预约车位,车辆自动存取,极大地提高了停车体验。停车设备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底,全国停车设备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2291项,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位居前列。这些专利的申请和应用,为停车设备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