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群体调查暨2025年二季度灵活就业景气指数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灵活就业群体的平均收入为6179元,环比趋稳,同比有所下降。尽管整体收入水平有所波动,但收入分布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正态分布曲线,月收入在2000至5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达到40.0%。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处于相对稳定的区间,且高收入群体占比有所上升,低收入群体占比有所下降,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从工作时长来看,灵活就业群体的平均工作时间为49.6小时,较上季度有所增加,高于稳定就业群体的46.3小时。灵活就业群体的工作强度较大,但也有其较强的就业意愿和工作灵活性。特别是物流运输人员、建筑工人和平台接单人员等职业,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

灵活就业群体的职业分布以服务业为主,其中线下生活服务人员占比最高,达到20.2%。生产制造工人和建筑工人的占比也有所回升。新型灵活就业群体如在线服务人员和平台接单人员的占比虽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规模。

从动态变化来看,建筑工人和生产制造工人的占比上升。而平台接单人员和在线服务人员的占比下降,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发展有关。不过,这些新型灵活就业群体仍然是灵活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形式和收入水平也显示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灵活就业群体的合同类型以短期,临时合同和没有合同为主,占比超过六成。拥有长期稳定合同的比例不足三成,显著低于稳定就业群体。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弱,就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尽管二季度拥有长期稳定合同的比例有所回升,但整体来看,灵活就业群体的合同稳定性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2025年二季度,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收入和消费景气指数均有所回升。就业指数和收入指数分别上升1.5和2.8个百分点,消费指数显著上升4.1个百分点,进入景气区间。灵活就业群体的整体景气度正在改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

从行业来看,采矿业的就业和收入指数大幅回落,但消费指数回升至景气区间。服务业的就业、收入和消费指数均有所回升,显示出较强的复苏势头。特别是消费指数的回升,灵活就业群体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正在增强,这对于推动内需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灵活就业群体的家庭消费倾向高于稳定就业群体,平均消费占比达到60.9%。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占比逐渐下降,具有较高的消费弹性。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占比普遍较高,具有较强的消费意愿和生活需求。

从消费结构来看,本地城市户籍的灵活就业群体消费倾向更高,住房情况显著影响其消费行为。已购房且无房贷压力的群体消费倾向最低,而租房和有房贷的群体消费倾向较高。住房负担对灵活就业群体的消费能力有较大影响。

灵活就业群体积极尝试各类新型消费场景,整体更偏好线上消费方式。电商平台和外卖平台是其最常使用的购物方式。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