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在喧嚣与沉静之间走出了一条充满反思与突破的路径。这一年,市场在理性中调整,在沉淀中前行。总票房稳中有进,观影人次再创新高,但人均观影频次的回落却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观众选择的愈发审慎与挑剔。中国电影不再仅仅是娱乐的选项之一,更是一场关于情感共鸣、文化认同与极致体验的价值博弈。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已超越2024年同期,达到450.1亿。《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现象级表现拉升大盘,其成功不仅在于票房,更在于其对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与中国电影工业协同发力的象征意义。数据显示,2025年观众对动画电影的偏好程度较去年同期提升了5%,偏好排名上升两位。
喜剧、悬疑、动作等热门类型片在供给数量和票房表现上均较前两年有所下滑。观众的口味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类型影片的重复供给,而是渴望更多元、更极致的内容体验。《南京照相馆》凭借历史题材的情感共鸣与超高评分,实现了票房逆袭,成为年度口碑佳作。其首日票房仅约6000万元,但凭借口碑发酵,次周票房较首周大增190%,远优于市场新片次周平均40%的跌幅。
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的画像愈发清晰。购票用户中女性占比60%,25岁及以上用户占比85%,三四线城市观众占比44%。女性、年长人群以及下沉市场正在成为观影的主力军。年轻观众对高概念电影的热爱依然不减,但整体市场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娱乐转向多元的文化体验。
观众对影片的偏好愈发垂类化。男性偏好科幻、动作、犯罪、战争题材;女性偏爱剧情片和爱情片;年轻人群喜爱犯罪片,而年长人群则更加青睐科幻、奇幻、战争电影。
2025年,观众对影片口碑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分低,评价差”成为观众入场阻碍的首要因素。约半数观众认为豆瓣8分以上、购票平台9分以上的内容质量更有保障。数据显示,2025年上映影片的评分与票房动力呈显著正相关,口碑越好,票房走势越坚挺,越有机会释放长尾效应。
2025年,女性购票占比全线过半,稳踞核心消费群体。Top10影片中,8部影片的女性购票占比均超58%。女性不仅是爱情片的主力,更在武侠、历史、战争等传统男性向题材中成为决策主体。
年轻人作为高频观影群体,其偏好直接决定了电影市场的“拉新”能力。《唐探1900》《捕风追影》等影片在年轻观众群体中的渗透率高,其在20至29岁观众占比分别高达40%、42%。年轻人不仅是口碑传播的主力,也是市场活力的晴雨表。谁能持续产出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内容,谁就能在竞争中找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