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调研显示,企业采购人在制定中秋福利预算时,愈发谨慎且有据可依。40%的采购人将企业整体经营效益和利润情况作为核心依据,38%参考过去两三年的平均花费数据,33%依据年初既定预算标准。企业在中秋福利上的投入,不再是随意为之,而是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挂钩,力求在稳定与延续中寻求平衡。
在成本考量上,采购人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直接采购价格。49%的采购人关注单个商品的直接采购成本,39%的采购人开始重视福利效果不佳带来的隐性成本,如员工不认可导致士气低落,29%聚焦内部管理成本,包括选品比价、沟通协调等耗费的人力与时间。采购人对成本的认知更加全面,从单纯的金钱支出,扩展到降低隐性损耗与提升管理效率。
今年中秋福利的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变革趋势。超七成采购人倾向包含电子卡券的福利形式,仅21%倾向于传统纯实体礼盒。电子卡券因其成本可控、一键发放且员工可自由选择的优势,成为采购人的新宠。这种“化实为虚”的福利发放形式,不仅减少了物流损耗与分发压力,还能灵活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让福利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选择。
数字化工具成为提升采购效率的核心支撑。传统线下渠道仍然是46%采购人的主流选择。但线上采购平台的崛起,也为采购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透明的采购体验,推动了企业中秋福利采购模式的迭代升级。
职场人对中秋福利的需求,呈现出实用至上、个性鲜明的特点。调研显示,55.4%的职场人将“实用性强”作为首要考量,如米面粮油等日常用品,倾向于福利能直接解决生活需求。36.8%的职场人看重“产品有新意”,传统礼盒已无法满足需求,期待更加差异化的设计或产品组合。32.4%的职场人更希望“产品有档次”,拿回家能让家人感受到企业关怀的温度。
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职场人,对中秋福利的偏好也存在差异。制造业职场人期待米面粮油、月饼这类更传统、更“硬核”的中秋福利;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更年轻,对数码产品、食品饮料作为中秋福利的呼声更高;金融业从业人员年龄跨度大,生鲜和米面粮油更受欢迎。这种差异化的偏好,要求企业在采购中秋福利时,更加精准地把握员工需求,实现福利的个性化定制。
职场人的中秋福利偏好,还深深烙印着地域文化与经济特征的印记。调研显示,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礼品卡成交金额占比高,成为核心选择。而北方省份如黑龙江,粮油调味的比例超过礼品卡近6个百分点,“实在物资”更受员工认可。月饼在中秋福利采购成交金额中的占比,呈现“南高于北、西高于东”的特点。在广西,月饼占比全国最高,而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月饼占比较低,福利形式高度多元化。
今年的中秋福利,还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跨品类组合需求强烈,51.4%的职场人期待“传统月饼+健康饮品”“数码产品+洗护用品”等跨品类组合,打破单一品类局限,满足家庭分享、日常使用等多元场景。健康与实用成为主要导向,个护健康产品、户外用品、家政服务券等新兴品类也获得青睐,中秋福利正从节日礼品向生活助手拓展。
品牌影响力在中秋福利选择中作用明显。企业在采购中秋福利时,更加注重品牌的影响力和品质保障,以提升福利的吸引力和员工的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