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步履艰难。制造端产量增速大幅下滑,多晶硅产量同比降 43.8%,硅片产量同比降 21.4%,而电池片和组件产量虽有增长,但增速也远不及往昔。价格方面,各环节主流型号平均价格较 2020 年以来的最高价格暴跌,企业经营压力山大,仅 2025 年一季度,31 家 A 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整体净亏损 125.8 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 274.3%。产品出口形势同样严峻,出口额连续两年同比下降,6 月出口额同比降 26%,海外需求放缓,组件出口量同比降 2.82%。
但就在制造端承压之时,应用端却传来捷报。2025 年 1 至 6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212.21GW,同比暴增 107%,月度新增装机屡创新高,累计装机量突破 1000GW,中国光伏正式迈入太瓦时代。
展望下半年,光伏行业虽挑战重重,但机遇同样遍地。全球电力需求预计 2025 年至 2027 年期间以年均 3.9%的速度增长,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 95%,太阳能光伏有望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约一半。我国光伏市场规模预测也由 215 至 255GW 上调至 270 至 300GW,风光大基地等项目并网基础扎实,市场化交易成熟省份装机需求稳定,为行业发展筑牢根基。
海外市场虽有本土化浪潮冲击,但新兴市场成为出口亮点。2025 年 1 至 6 月,组件出口额实现同比增长的国家地区达 115 个,51 个国家出口额增长率超 100%,远超 2024 年的 33 国。菲律宾、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等新兴市场出口量同比增长迅猛,而传统大市场如欧洲、巴西、印度等出口放缓,全球光伏市场格局悄然生变,新兴市场的崛起为我国光伏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极。
省级 136 号文细则陆续出台,存量项目衔接原有政策,增量项目通过设定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上下限等保障项目收益率预期,促进装机需求平稳衔接释放。消纳责任新规明确五大重点用能行业绿电消费比例,挖掘绿电消费潜力,推动完善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双碳目标和绿电消费考核,为光伏行业提供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
“绿电直连”政策落地,推动扩大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突破“增量配电业务”限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缓解电网压力,满足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出口外向型企业等绿电需求集中场景,促进风光配储、工商业储能等业态发展。
沙戈荒光伏治沙规划落地,部署 2.53 亿千瓦装机蓝图,以风光资源为基础,以区域电网、输电通道、调节电源为保障,明确三大气候区和五大重点发展区域,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光伏治沙长城,为光伏行业开辟了新的应用场景与生态价值。
从“单一发电”到“多元融合”的价值重构也在加速推进。光伏与储能、制氢、零碳园区、绿色算力等深度融合,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文推动相关领域建设与试点,探索“以绿制绿”模式,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架构,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光伏行业正朝着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