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 1200 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幅超 25%,从工厂车间到家庭客厅,从医院手术室到餐饮后厨,机器人正全面渗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球机器人市场已告别 “概念炒作”,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调研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首次突破 1200 亿美元大关,其中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细分领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作为全球最大机器人消费国,中国贡献了全球近 40% 的市场增长,整体市场占比超 30%,年增长率稳定在 25% 以上,远超全球平均增速。2025 年上半年数据更显爆发力: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激增 35%,服务机器人销量增幅直接突破 50%,成为拉动全球市场的核心引擎。
机器人的应用边界正在持续拓宽,早已跳出传统工业范畴。按应用场景划分,主要有三大核心战场。
工业领域仍是基本盘。在汽车、电子等传统优势领域,机器人渗透率已达 60% 以上,如今正加速向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细分行业渗透。以光伏行业为例,光伏清扫机器人因能提升组件发电效率,2025 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80%,成为特种机器人中的 “增长黑马”。
服务机器人迎来 “全民普及”。调研显示,2025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 4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7.1%。家用场景中,某电商平台 618 数据显示,扫地机器人销量同比翻倍,带自动集尘、AI 避障功能的高端机型占比超 70%;商用领域更呈现 “细分爆发”,餐饮场景以 45% 的占比成为绝对主力,酒店、零售场景分别以 15%、13% 的占比紧随其后。
医疗领域实现 “精准突破”。手术机器人成为医院刚需,部分高端机型订单已排至年底,在骨科、眼科等精细手术中,机器人的操作精度能达到 0.1 毫米,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同时,康复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率同比提升 40%。
全球机器人市场呈现 “中国主导、多国协同” 的竞争格局。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企业展现出绝对优势,全球前五名均为中国厂商,合计掌控超 60% 的市场份额。
其中,普渡机器人以 23% 的全球份额稳居榜首,其推出的餐饮配送机器人已进入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厅。第二名至第五名的中国企业分别占据 15%、12%、9% 和 8% 的市场份额,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优势,让中国机器人在性价比和技术适配性上更具竞争力。
统计显示,2025 年全球机器人相关专利中,传感系统领域达 1199 件,工业机器人领域 1243 件,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占比超 45%,尤其在人工智能算法、精密传动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技术融合是 2025 年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特征。调研指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让机器人从 “执行工具” 升级为 “智能伙伴”。
搭载 AI 算法的机器人能自主识别环境、规划路径,家用机器人可根据用户习惯调整工作模式,工业机器人能实时优化生产流程。而 5G 技术的普及则解决了机器人的 “联网延迟” 问题,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新材料的应用更让机器人 “身手矫健”。采用轻量化复合材料的机器人重量减轻 30%,续航提升 25%,在家庭、医疗等场景的适配性大幅提高。这些技术突破共同推动机器人从 “能用” 向 “好用”“耐用” 升级。
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正在重塑市场。调研显示,机器人消费呈现明显的高端化趋势,5000 元以上的家用机器人销量占比从去年的 22% 升至 35%,工业领域中,具备柔性生产能力的高端机器人订单增速超 40%。
场景化定制成为新卖点。针对宠物家庭设计的扫地机器人、面向老年群体的陪伴机器人、适配小户型的迷你机器人等细分产品,销量同比增幅均超 60%。这种 “千人千面” 的产品策略,正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
从工厂车间到家庭日常,机器人产业已进入 “全民应用时代”。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场景的不断拓展,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还将释放更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