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14 年至 2019 年,中国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尽管增速有所波动,但整体呈现出稳健上升的趋势。这一时期,国内游客出游人次也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19 年达到 6006 百万人次。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增长趋势与国内游客总数相似,而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虽较城镇居民少,但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020 年,全球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中国也不例外。旅游总收入大幅下滑 61.1%,国内游客出游人次锐减至 2530 百万人次,人均花费也降至 530.5 元。在线旅游行业同样受到重创,许多旅游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旅游预订量大幅下降。但正是在这一艰难时期,在线旅游平台的优势开始凸显。由于其灵活性和便捷性,许多消费者在大环境相对稳定时选择通过在线平台预订旅游产品。在线旅游平台通过提供灵活的退改政策、推出本地游和周边游产品等方式,为旅游市场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2021 年旅游总收入有所回升,2023 年实现了惊人反弹,增长率高达 140.3%,不仅迅速弥补了前两年的损失,还创下了新的收入高点。国内游客出游人次在 2023 年达到 4891 百万人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出游次数均呈现显著增长。人均花费也恢复至 1004.6 元。在线旅游预订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从 2015 年的 2.60 亿人增长至 2024 年的 4.97 亿人,消费者对在线旅游预订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在线旅行市场中,美国始终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 31% 增至 2023 年的 35%。中国市场的份额则持续扩大,从 2014 年的 11% 增长至 2020 年的 17%,显示出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
在线旅游平台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代理模式、批发模式、平台模式和媒体模式。代理模式是通过在线代理商家产品,在交易中通过抽取佣金盈利,适合有大量 B 端和 C 端流量资源的 OTA 巨头。批发模式则是通过大批量低价购买供应商旅游产品再高价卖给客户,从中获取差价,但成本和风险相对较高。平台模式和媒体模式则侧重于流量变现和内容营销,通过吸引用户和商家,提供比价和交易媒介服务,实现盈利。在线旅游产业链涵盖了从旅游资源整合到旅游产品组合与分销,再到媒体营销与推广的完整流程。旅游资源整合包括综合类与单品类旅游集团、住宿、交通、景区等供应商;旅游产品组合与分销则通过线下旅行社、B2B 平台、OTA 及非 OTA 类 B2C 平台进行;媒体营销与推广则利用 UGC 内容、社交媒体、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移动应用等多种渠道,各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在线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在线旅游 APP 市场份额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携程旅行的份额占据领先地位,然后是美团旅行和同程旅行,形成第一梯队。去哪儿旅行和飞猪构成第二梯队。在线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