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全球社交媒体用户数量持续攀升,预计达到30亿人左右,占全球总人口的38%左右。社交媒体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全球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数占互联网用户数的比例高达63.9%。
通过社交媒体广告发现新品牌、产品和服务的互联网用户比例在2023年到2024年间保持在26%到28%之间,社交媒体在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全球社交媒体市场的发展并不均衡。欧洲、北美等地区市场成熟度高,社交媒体普及率超过70%,而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则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潜力巨大。
中国社交媒体的出海历程经历了从“工具先行”到“内容爆发”,再到“生态搭建”的转型。早期的出海产品多以图像处理、美颜等工具类应用为主,这些产品凭借简单的功能和较低的文化适配难度,在海外市场迅速获得用户。随后,内容平台开始崛起,通过算法推荐和用户生成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和互动。
到2025年,中国社交媒体的全球化已经进入“生态全球化”阶段。技术的创新是中国社交媒体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力。AI技术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已经从简单的推荐算法发展到多模态内容生成和智能交互。AIGC技术也在广告素材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截至2025年4月,超过50%的广告主已经批量引入AIGC,创造了约1500亿元的新增广告库存价值。
Web 3.0技术的出现为中国社交媒体的全球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Web 3.0以区块链为基础,通过去中心化身份、可组合社交图谱和智能合约,实现了数据、收益和治理的链上化。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加速平台的冷启动,还能通过链上资产化如NFT、Fan Token为平台提供新的盈利模式。
中国社交媒体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成功,离不开对当地市场的精准把握和本地化运营。在欧洲,社交媒体市场基础设施成熟,但文化分层显著。中国平台通过本地化的内容创作和运营,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
在北美,社交媒体市场高度集中,但中国平台凭借独特的内容和技术优势,打破了本地垄断。TikTok凭借其算法推荐和短视频内容,在北美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唯一打破Meta系垄断的中国平台。其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群体,通过Meme、挑战类内容吸引了大量Z世代用户。
在拉美,社交媒体用户活跃度高,情绪主导型内容受欢迎。中国平台通过短视频和KOL变现模式,迅速在拉美市场落地生根。例如Kwai在巴西的直播带货模式,通过本地化的运营和推广,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
在中东,宗教文化深度嵌入内容消费语境,推动了视觉美学主导的社交表达形态加速本地化适配。Yalla通过语音聊天和桌游功能,成功切入中东市场,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之一。其用户主要集中在沙特和阿联酋,通过礼物打赏和房卡,IAP抽成等方式实现了商业变现。
在东南亚,社交媒体市场移动优先,用户基数庞大,但付费习惯和内容偏好呈现高度地域差异。TikTok通过本地化的运营和内容创作,在印尼、泰国等市场建立了直播带货生态。其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群体,通过音乐、舞蹈等娱乐性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
在非洲,移动社交媒体用户增长空间巨大,但平台需应对多语言、多文化与娱乐化内容偏好带来的本地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