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营销智能体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基于生成式AI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产品,能够自动或半自动执行营销任务,辅助甚至替代人工操作。这种技术的出现,标志着营销从传统的“人海战术”向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型。营销智能体不仅涵盖了DSP投放平台、CRM营销自动化工具,还包括生成式AI创意工具等多种形态。
在过去几年中,营销智能体从概念逐渐走向落地。早期的数字营销工具主要依赖单一的广告投放平台,企业需要手动切换不同渠道、调整预算和素材。如今,随着AI技术的融入,营销工具已经升级为具备自主学习和持续优化能力的智能体。这些智能体不仅能够理解企业的投放目标,还能通过数据反馈不断迭代策略,实现跨平台的多渠道调度。
2025年,中国营销市场呈现出明显的AI驱动趋势。一方面,平台投放环境快速变化,数字广告巨头不断迭代技术,推出新的广告产品和功能。另一方面,隐私监管的加强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数据合规。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的出台,企业在数据收集和使用上的合规成本显著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对AI驱动的营销工具需求激增。调研显示,2025年数字渠道已占据总营销支出的61.1%,多数企业将超过半数的营销预算用于线上渠道。64%的营销领导者在2024年加大了对AI驱动营销工具的投入,预计到2027年,超过70%的500强企业将在营销工作流程中引入智能体。
营销智能体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洞察、内容生成、投放优化和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市场洞察帮助企业在投放前预判风险、锁定机会;内容生成则通过AI技术实现文案、图片、视频等素材的批量生产;投放优化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反馈动态调整广告策略;效果评估则通过数据整合和智能解读,为企业提供可操作的洞察和优化建议。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出海营销一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领域。文化差异、渠道复杂、隐私合规以及跨境支付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出海企业的痛点。但营销智能体的出现为企业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营销智能体的普及,其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目前,广告投放分成、平台订阅制和增值服务费是最常见的三种收费方式。广告投放分成模式下,平台或代理方从广告主的总投放预算中抽取一定比例作为收入;平台订阅制则通过不同层级的服务套餐收费;增值服务则包括创意制作、培训咨询和技术支持等。
这种多维度的商业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国内的智能营销平台通常采用“低订阅+增值服务”的模式,订阅费用显著低于海外同类产品,但通过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支持。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使用门槛,还提高了平台的市场竞争力。
2025年,中国营销智能体产业生态呈现出巨头与中小企业共舞的局面。上游的基础大模型提供了多语言语料和创意生成能力,中游的营销智能体工具链则提供了全链路的智能营销解决方案,下游的应用场景则涵盖了跨境电商、游戏出海、品牌出海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