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年,新能源车险市场迎来重大拐点,险企加速布局正当时。随着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深刻改写着整个汽车市场的版图。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2024年销量达到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技术突破性进展、产品竞争力全面跃升、成本优势显著,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三大因素。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结构创新、电驱系统能效优化等技术突破显著延长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超快充技术与高压平台的规模化应用,以及补能基础设施网络的日渐完善,使用户的续航焦虑得到极大缓解。智能驾驶技术逐步向高阶演进,智能座舱的普及应用也进一步提升了车辆安全性能。
2020至2024年间,我国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已从约246亿元增长至约1409亿元,复合增速55%,占车险的比例从3%增至15%。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车险的保费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左右,占车险总保费比例超过40%。产品竞争力全面跃升,新能源车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已超越传统燃油车。成本优势显著,使用及维护的成本优势叠加政策支持已成为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险企与主机厂建立深度协同是控赔破局的关键。险企的目标是通过风险精准管控实现盈利,但受制于数据孤岛效应,关键风险因子识别能力不足。主机厂追求产品竞争力与用户体验,但受困于保费波动及服务割裂。对“风险与服务精准匹配”的共同诉求,是险企与主机厂的核心利益交集。双方需依托车辆真实风险来掌控定价和赔付,这既能稳定险企的经营,也能帮助主机厂避免保费波动影响销售。
险企与经销商深度合作,通过产品服务整合和精准营销来提升客户粘性与保险销售效率。在产品层面,险企可构建深度整合的产品与服务包,在保单中嵌入可在合作经销商处使用的保养优惠券、免费基础检测或专属服务通道等服务,直接创造回店理由。在营销层面,险企可将保险服务深度嵌入购车、用车、养车等关键场景,通过场景化推荐提升触达效率和转化率,为客户提供更加流畅便捷的体验。
头部险企可通过数据合作,与主机厂共建客户白名单,建立精细化风险筛选机制。通过整合车联网实时数据、车主信用评分、车辆品牌故障率等多维指标,对投保标的进行更细致的分层,并与主流主机厂共建优质客户白名单。头部险企还可构建动态风险评级体系,对在保业务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和动态管理,对低风险客户在合规范围内给予费率优惠;对风险显著上升的客户或车队及时调整承保条件或策略,并通过差异化定价筛选或适度限制承保规模。
中小险企可通过采购车辆动态数据、电池健康评估等第三方服务,获取关键的风险评估依据,以提升定价和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同时可积极嫁接成熟的保险科技解决方案,例如AI定价模型、反欺诈工具、智能理赔模块等,以快速补齐数据处理与技术应用的短板,提升风控能力和理赔效率。中小险企也可构建“轻资产+高响应”的运营模式,避免重金投入自建大型数据中心和研发团队,要始终聚焦核心的承保决策、客户服务和本地化运营,保持组织的敏捷性和成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