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线下跌6%,内容电商涨32%。30%销售额仍在线下,42%去了传统电商,28%冲进内容电商。这不是风口,是改朝换代。
化妆品店成了精致党天堂:功能洗发水“蓬松”关键词销售额比全国高63%,香氛洗发水高51%;抗老护肤比全国高14%。食杂店则走另一条路,基础功能称王:61%的护肤品只认保湿,44%的洗发水只求清洁,单品数却只有大商超的四分之一。
线下两极分化:要么极致进阶,要么极致基础,中间地带正被悄悄掏空。
一个扎心对比:同一品牌的新产品线,传统电商均价59元,线下只卖19元,差出3倍。
传统电商65%的洗发水主打“控油去屑”,线下同款功能只占36%;卫生巾“透气超薄”线上是爆款,线下连影子都没有。
抖音个护店铺数半年飙到6万家,但真正决定生死的是旗舰店。去年同期旗舰店只占销售40%,今年冲到60%;店铺数量却只增15%。
新开店一年增长575%的“小型旗舰店”成了变量——年销售额千万级,打法灵活,像极了当年的淘品牌。
深夜安睡裤突然没了?O2O单件价格直接飙到线下1.9倍,照样有人买单。
不是贵,是急。紧急需求面前,价格和分量都让位于“现在就要”。
64%的中国消费者2023年心理状态不佳,直接催热“情绪护肤”。
“颂钵疗愈”搜索量暴涨386%,“香氛护手霜”销量涨37.7%,“旅行装洗发水”涨59%。
美妆不再为了美,是为了“别emo”。文化认同成了最强购买力。
胜肽还在护肤里狂奔,胶原蛋白已跨界洗发水;神经酰胺从面霜卷到牙膏;玻色因刚火完面霜,山茶油已在护发赛道排队。
成分生命周期被压缩到3年,今天的小众,明天可能就是下一个玻尿酸。
消费者开始为“环保”买单,品牌开始为“可持续”算账。
AR试色、AI皮肤检测、智能补货货架,正在把线下店改造成“科技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