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5年一季度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年一季度,小微经营者平均营业收入达到13.0万元,同比增速由2024年四季度的-1.5%转正至5.9%,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环比来看,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营业收入下降了10.5%。更令人关注的是,小微经营者的净利润率均值仅为4.7%,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尽管收入有所增加,但利润空间却被压缩,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依然存在。

成本压力是小微经营者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数据显示,原材料成本上升,而租金成本有所回落,但整体成本压力依然较大。近七成小微经营者采取了降本增效措施,如降薪裁员、减少办公面积、缩减营销开支等,以应对成本压力。市场需求不足依然是小微经营者面临的最大痛点,市场需求压力指数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49.5%,但依然是小微经营者面临的最大压力来源。

小微经营者对资金的需求一直较为稳定。2025年一季度,60.8%的小微经营者存在融资需求,主要用于日常运营。传统银行经营性借款依然是小微经营者的主要融资渠道,占比达到20.7%,连续五个季度位居首位。其中,国有大行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融资比例达到62.0%。这表明,国有大行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融资用途来看,小微经营者主要用于满足日常运营流动资金需求,占比达到50.9%。用于偿还已有债务的融资需求占比10.1%,用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占比14.2%,用于扩大经营规模的占比22.7%。小微经营者在融资时依然较为谨慎,主要用于维持现有业务的稳定运行。

数字化转型成为小微经营者的重要发展方向。2025年一季度,有线上销售的小微经营者占比达到56.7%,环比上升3.0个百分点,创下了调查以来的新高。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小微经营者收入优势显著,季度营收达到20.2万元,较非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季度营收高出10.9万元。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小微经营者的销售能力,还增强了其抗风险能力。

小微经营者对电子信息系统使用率保持在高位,达到73.5%,尽管环比略有下降,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多平台经营比例升至21.4%,跨境平台上小微的营收规模在所有平台中位居首位。小微经营者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仅注重线上销售,还积极拓展多平台经营,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政策的支持对小微经营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25年一季度,小微经营者享受到的扶持政策覆盖率达到52.1%,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支持和金融支持占比最高,分别达到22.3%和21.8%。政府在税收减免和金融支持方面给予了小微经营者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对小微经营者信心的提振作用显著。近七成小微经营者认为座谈会提升了自身的经营信心。尽管小微经营者对地方营商环境的评价仍有不满意之处,但整体满意度有所提升。

2025年二季度,小微经营者信心指数为49.6%,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信心有所回暖。其中,公司制企业信心最高,达到51.7%,注册个体户为50.1%,未注册个体户为48.8%。不同类型小微经营者对未来的信心存在差异,公司制企业相对更为乐观。

从分项信心指数来看,小微经营者对市场需求、营业收入、运营成本和雇员规模的信心指数分别为50.9%、51.4%、47.1%和49.0%,环比均有所上升。小微经营者对未来市场和经营状况的预期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对运营成本的信心指数仅为47.1%,小微经营者对成本压力的担忧依然较大。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