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区域经贸格局快速演进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的步伐正在加速。2024年,中国出海企业总规模已达2.17万亿美元,占GDP的12.7%,同比增长18.3%。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5万亿美元。出海,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选项”。
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呈现出全产业、多维度、深层次的综合输出模式。出海规模持续增长,出口结构不断升级,海外投资分布广泛,行业分布多元化。202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59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从传统贸易到“技术+品牌+标准”的综合输出,从“产品+服务+数据”的复合模式到技术许可收入的显著增长,中国企业正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扮演重要角色。
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占比有所上升,美国的占比有所收缩。东南亚的中企市占率已超40%,电商和新能源成为主导产业;中东则成为数字经济与绿色科技的新热土。涵盖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众多领域,科创型企业成为引领国际化新浪潮的重要力量。
中国商旅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GBTA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商旅市场总规模达3725亿美元,2024年预估达4062亿美元,全面恢复并赶超2019年水平。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商旅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中国企业跨境差旅持续恢复,国际出行的差旅需求占企业总需求比重已提升至3.3%,2025年上半年占比已达到4.9%,预计仍将持续提升。
企业差旅预算调研显示,57.9%的企业将在2025年维持预算基本不变,24%的企业计划上浮。其中,计划海外预算上浮的企业有33.2%,较国内多9个百分点,上浮30%以上的企业占比6.1%。从行业来看,信息互联网、旅游出行等外向型行业扩张显著,医疗、能源化工增速次之,部分行业则呈现反向收缩,折射出经济全球化不确定局势下的理性平衡。
中国出海企业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扩大自贸协定网络,推进加入CPTPP和DEPA,深化区域经贸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重大项目及民生工程;稳外贸政策加码,人民币国际化加速,稳外资专项行动……这些政策为出海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新兴市场消费的崛起、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全球数字化浪潮以及全球绿色转型,都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机遇。自由贸易协定的增多,降低了企业的出海成本,提高了市场准入的便利性。
2024年,单个企业的国际差旅平均为322人次,增长率较2023年峰值略有下降,但2025年人次仍在持续增加。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结构逐步变化,纯境外差旅当前占比已超40%,反映出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属地化运营布局深化。
在跨境差旅目的地方面,东南亚热度相对较高,区域经济一体化及产业链转移驱动商旅活跃。2024年,国际差旅各区域热度中,东南亚、南美、欧洲、非洲、东亚、南亚、北美、大洋洲、中东等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金融服务业更多去往欧洲地区,北美是教育科研行业热土,而东南亚则是批发零售行业的出海首选目的地。
出海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跨境经营成本上升、文化融合难度加大、差旅安全与合规压力并存等。差旅管理已成为出海战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