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适老化居家生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截至2024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6%,我国已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乡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占比更高,这也给农村地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居家养老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我国养老服务体系长期遵循“9073”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依赖社区养老,3%选择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不仅符合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也是当前养老资源分配的现实选择。但居家养老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等,这就需要对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催生了“银发经济”的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47270.8元,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14105.4元,老年群体的财富储备较为充足,为银发消费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累计财富达78.4万亿元,人均财富储备约26.4万元。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从保守型向开放型过渡,从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银发经济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至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以每年约13.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到7.1万亿人民币,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更加庞大。
老年群体的消费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更加注重品质,对于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线上购物逐渐成为银发群体的消费常态。调研显示,2024年银发人群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已达3.29亿,月均使用时长达129小时,线上购物的活跃渗透率不断提升,接近全网用户平均水平。这为适老化居家生活产品的线上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年数据显示,全国已累计完成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支持84万户社会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老年助餐点达7.5万个,进一步夯实了居家养老基础。
在需求与政策双重驱动下,适老化改造产品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其中智能科技类产品增速领先。据相关调研显示,2025年我国适老化智能科技产品市场规模将达5554亿元,预计2030年将接近1万亿元,成为银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但从整体市场的产品供给来看,适老化产品的区域供给差异显著。东部省份凭借制造业优势成为供给主力,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因产业链不完善,产品种类少、选择有限,难以满足本地老年群体需求。适老化产品的供需还存在结构性偏差,市场过度侧重智能功能的堆砌,未能完全满足老人“操作极简、安全实用”的诉求。这种“功能性有余、场景适配不足”的问题,反映出对老年群体居家生活真实需求的深度洞察还不够。
要实现适老化产品从“有”到“优”的跨越,需要系统性深度理解老人居家生活轨迹,洞察每个生活空间的场景化需求。从晨起洗漱到夜间休憩,从日常烹饪到紧急应对,每个场景都暗藏着老年群体身体机能与居住环境的适配诉求。
老年人在起居移动场景的核心需求是“晨起省力、移动顺畅、睡眠舒适、起夜安全”。具体痛点包括:床垫无支撑致起身难、衣物难取用,移动时门洞窄、单向门阻轮椅、门槛,地毯,杂物致绊倒,睡眠时窗户难开致通风差、室内温度不适致保温难,起夜时照明缺失或强光刺眼、地面无防滑措施等。
老年人在洗漱沐浴场景的核心需求是“安全防护”和“操作便捷”。核心痛点集中在地面防滑不足易致跌倒、洗漱如厕无扶手借力引发身体负担、水龙头与智能设备操作复杂,导致日常洗漱变成“步步惊心”的挑战。
老年人出门入户场景的核心需求是进出便捷省力、出行安全无虞,希望换鞋、开门、取物过程不费力,同时避免磕碰、打滑风险。核心痛点集中在穿鞋麻烦、开门耗时、雨天进门易打滑等,让出门买菜的“开头”和“结尾”都成了费力事。
老年人在烹饪用餐场景的核心需求是“烹饪稳妥便捷、用餐舒适稳当”,需解决从备餐到用餐全流程的“不稳”与“不便”。核心痛点集中在烹饪时电器功能复杂、收纳无防滑设计、食材处理工具笨重、用餐时餐具易滑易洒、餐椅无扶手、餐桌高度不适等。
老年人在家务打理场景的核心需求是家务省力、操作便捷,需解决老年人做家务时的体力不足、工具不适配引发的安全风险问题。核心痛点集中在家务工具笨重致胳膊和腰腹酸痛、智能设备难上手、清洁死角难处理、洗衣机等设备按键复杂等。
老年人休闲娱乐的核心诉求是简单、轻松、舒适,希望操作无门槛、无干扰,且能避免视觉疲劳,再搭配上按摩设备缓解久坐不适,还能养生保健。
老年人居家安全的核心需求是“全方位预警、一键式求助、无门槛操作”,把安全隐患都排除,安安心心过好每一天。核心痛点包括燃气漏了难察觉、水漏了找不着、门没关好不知道、电器忘关易着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