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快消市场概览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调研显示,“少量高频”依然是2025年前三季度快消市场的主流。食品、饮料、家居护理等品类展现出显著增长需求,而乳品则面临一定压力。具体来看,食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3.8%,饮料类增长4.1%,家居清洁类增长3.3%,个人护理类增长1.6%。但乳制品类销售额同比下降5.2%,消费者对其需求的减少。

从购买频次来看,食品类和饮料类购买频次分别增长3.9%和6.3%,而乳制品类购买频次下降0.5%。消费者在食品和饮料上的购买更加频繁,但对乳制品的需求有所减少。单次购买量和购买均价的变化也值得关注。食品类和饮料类的单次购买量分别下降0.1%和0.1%,而乳制品类单次购买量下降1.9%,购买均价下降3.7%。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更加谨慎,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家外市场在2025年前三季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尽管人均花费增速回落至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客流仍在小幅增加。数据显示,全国1至5线城市家外市场客流同比增长6.9%,而人均花费同比增长仅为0.3%。消费者在家外消费时更加注重性价比,倾向于选择价格合理的产品。

在食品饮料家外购买场景中,零食、包装饮料、现制饮料、乳制品和酒类等品类表现突出。其中,零食和包装饮料的客流增长显著。消费者在家外消费时,更倾向于选择方便携带和快速消费的产品。全国城镇居民出游人次达到37.89亿,同比增长15.9%,出游花费达到4.05万亿元,同比增长9.3%。但人均花费较去年减少了5%,消费者在家外消费时更加谨慎。

线上线下多元业态的崛起正在重塑消费格局。现代渠道表现稳定,新兴业态引领增长。数据显示,现代渠道(大卖场、超市、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仅为0.1%,而便利店、小超市和大超市的销售额分别增长44.6%、99.5%和49.5%。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小型、便捷的购物场所。

电商渠道增长与分化并存。2025年前三季度,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7%,但渗透率有所下降。其中,淘天、抖音、拼多多和京东的渗透率分别为52.0%、49.2%、41.6%和32.5%。消费者在选择电商平台时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单一平台。

O2O渠道各模式发展态势各异。即时零售、前置仓电商、零售商自营、社区团购和综合性平台的渗透率分别为41%、42.8%、40.4%、38.6%和37%。其中,即时零售和前置仓电商的渗透率增长显著,分别增长1.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消费者对快速配送和便捷购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全渠道购物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日常所需,跨越所有年龄层。数据显示,Z世代、Y世代和X世代的消费者平均每年会在7.8、7.6和8.0个渠道中进行购买。消费者不再局限于单一购物渠道,而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购物场景。

自有品牌的崛起成为2025年前三季度快消市场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自有品牌在饼干、柔顺剂、巧克力和面部护理等品类中的销量占比显著增加。自有品牌凭借高端品质和低价平替的优势,攻占了年轻消费者的心智。

在渠道碎片化加剧的背景下,品牌需要精准布局,提高营销效率。不同渠道在消费者购物行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即时零售和前置仓电商更注重快速配送和便捷购物,而区域连锁超市则更注重本地特色和品质生活。

品牌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增长策略。初创期品牌需要专注于渗透率的建设,明确目标消费群体和核心需求。引领期品牌需要提高产品组合效率,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创增期品牌则需要打造第二曲线,寻找新的增量人群和地理空间。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