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母婴行业白皮书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新一代父母,尤其是 95 后、00 后,正成为育儿主力军。他们成长于独生子女政策下,更注重自我感受与需求,在育儿过程中拒绝 “牺牲式养育”,坚信父母先活出自我、保持身心健康,才能给孩子更丰盈的爱。这种理念催生了真正的 “孩本位” 育儿观,孩子的需求、情绪、好奇心被认真倾听和尊重,父母自身的状态、情感、发展空间同样受到重视。育儿不再是一场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生命之旅。

中国母婴消费市场已迈入 4.0 精养阶段。从分月龄的辅食营养配比,到分阶段的能力发展玩具,精细化养育成为家庭日常选择。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家庭 0至17 岁孩子养育投入较 2022 年增长 10.9%,家庭 “精养” 投入水平显著超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80% 以上的父母认同 “平视陪伴” 的育儿价值观,育儿理念从 “俯视养育” 向 “平视陪伴” 转型,正朝 “精细化 + 陪伴成长” 双维升级。

在 “孩本位” 理念下,更多父母认同育儿是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乐于钻研最新的育儿理论。数据显示,50% 的家长会自发学习教育方法以及孩子的课业内容,30% 的家长会关注教育知识普及、方法论讲解、专家讲座等内容。抖音等平台上,相关育儿内容播放量惊人,如 “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小学数学解题技巧” 等话题播放量均超过 1 亿,父母们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儿能力。

当代育儿正构建 “孩本位” 需求范式,不同阶段的家长因场景差异,对产品的功能需求不同。孕期父母关注健康保障与自我需求,0至3 岁父母注重安全防护与养育效率,3至8 岁父母聚焦早期启蒙与习惯养成,而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的家长则更侧重学业支持、身心成长、个性表达与健康管理。

中国母婴市场领跑全球,2018至2024 年复合增长率为 8.5%,预计 2025至2030 年复合增长率为 14.2%。育儿理念的提升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推动育儿消费向高品质、多元化细分模式升级。家长们在购买前会多维度、多渠道做足功课,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支持孩子主导,消费更加理性与精准。

新时期家长在育儿的同时,也重视自我需求的满足。从孕期到小学阶段,宝妈的差异化精细需求正不断释放。孕期阶段的宝妈关注自我关怀与孕期舒适感,需要恢复身体的双重满足;0至3 岁阶段的宝妈需要满足带娃与自我兴趣爱好的平衡;小学阶段的宝妈则更注重自我提升与社会价值感的重建。母婴市场的消费不再局限于孩子,父母自身的消费需求也成为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母婴品牌需要在精养时代构建 “商品 – 场景 – 品牌” 的三维心智壁垒,从商品功能到场景体验再到品牌价值,实现全链路的心智渗透。品牌要精准定位目标人群,洞察他们的需求痛点,提供适配的产品和服务。

尽管近年来生育率下滑,但处于 13至18 岁的青少年人口数量在未来五年稳中有升,市场仍有增长空间。素质教育浪潮下,青少年育儿理念发生转变,家长更加注重为孩子储备长远能力,如兴趣特长和财商培养等。青少年在家庭消费中的主导权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兴趣培养、社交认同、自我表达等情感需求与自我实现层面,成为决策的主导者。青少年专用的营养保健品、口腔护理产品、洗护用品等市场迎来快速增长。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