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真高1000 米以下,特殊情况可延伸到3000 米)资源为基础,涵盖各类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广泛渗透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具有空间立体性、区域依赖性、产业融合性以及辐射带动性等特点,是继数字经济后又一新兴的经济形态。
从产业规模来看,2023 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 亿元,达到5059.5 亿元,增速高达33.8%。预计到2026 年,这一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而到2030 年有望达到2 万亿元。其中,作为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eVTOL 因受到低空经济政策驱动以及商业化进程提速的影响,2023 年产业规模达到9.8 亿元,同比增长77.3%。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也将逐步显现,我国低空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低空经济产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和环节,体系架构可以按三大产业集群或四大板块进行分类。上游产业集群包括设计研发、关键原材料、零部件等,是低空经济的基础;中游产业集群包含低空产品制造、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是低空经济核心部分;下游集群包括低空经济+载人、低空经济+巡检、低空经济+物流、低空经济+教育、低空经济+应急等融合产业。四大板块则分为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低空基础设施包括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场地等地 面保障基础设施以及网络设施、数据设施、监管,空管设施、反制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低空新型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包括多种材料和元器件,零部件、飞行器动力系统、机载系统、通信导航系统、飞控系统、抗干扰系统等关键系统研发制造,以及整机研发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包括城市交通、低空文旅、应急救援、低空运输、低空教育等运用场景,飞行器维修、设施维修、延伸服务、飞行培训等飞行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包括地面保障服务、控制保障服务、适航审定、检测检验服务等。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产业体系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现有的低空经济场景建设主要集中在农林病虫害防治、电力线路巡查、旅游观光活动、娱乐影视拍摄、短途物流配送、医疗急救服务、消防应急响应以及抢险救灾等多个领域。其中,低空物流、农林植保、巡检维护等应用场景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存在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等问题。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为物流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推动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升。无人机覆盖能力强、到达范围广,能够深入传统运输模式“送不到”“送不好”的场景。在偏远山区或交通繁忙的城市地带等特定环境中,传统的物流配送系统常常遭遇重重障碍与挑战。低空物流凭借其对地形与交通限制的规避能力,得以实现配送速度的显著提升和效率的极大优化,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或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
在农林植保方面,传统农林植保的方式往往面临着效率低下、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低空经济所涉及的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为农林植保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极大地改变了农林作业的模式。在大片农田或果园中,无人机执行精准农药喷洒任务时,凭借预先设定的航线,能够实现对作物的高精度作业。这一过程不仅消除了人工喷洒可能导致的均匀性不足和遗漏问题,有效减少了农药的浪费,还大幅度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在山区、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传统机械往往难以触及,而无人机却能轻松地在低空穿梭。同时无人机可以提供作物生长监测,搭载多光谱或高光谱相机的无人机能够搜集作物光谱数据,用于评估作物的健康状况,包括叶绿素、水分和病虫害等方面的指标。通过定期实施低空监测,能够较早识别作物生长中的潜在问题,如病虫害的初期迹象或营养不足的征兆,从而能够迅速实施针对性措施等。
在巡检维护方面,无人机在电网、油气管网、矿山、桥梁、高速公路、轨道的巡检中应用前景广阔。与传统方法相比,无人机巡检展现了卓越的时间效率,以往巡检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及较长的作业时间。然而无人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广泛区域的巡检任务,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另外无人机巡检的精确度也是其显著特点。借助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等先进传感器,无人机能够对指定区域进行精确的识别与监控,为决策者提供详尽而准确的数据。同时无人机巡检可以带来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它能够在那些危险或人迹罕至的区域替代人工进行巡检,从而有效保障了巡检人员的人身安全。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低空经济标准簇,但现有航空标准主要针对传统飞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新型低空航空器如eVTOL 并不完全适用,亟需新的标准。同时在安全风险、适航认证、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各类起降场、低空飞行服务站、通信基站、能源供给、保养维修、货物配送末端站点等方面也相对缺乏系统完善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