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贸易战的爆发,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给众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调查,42%的出口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预计营业额将下降2%至10%,而在“解放日”之前,这一比例还不到5%。曾经充满信心的出口企业,如今却面临着订单减少、市场份额萎缩的困境。以中国为例,曾经依赖美国市场的制造业企业,如今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一家中国的玩具制造企业,原本将美国作为主要出口市场,但贸易战导致关税增加,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订单量大幅减少,企业不得不削减生产线,甚至考虑裁员来降低成本。
但在贸易战的阴霾下,贸易协议却为企业带来了一线曙光。近期达成的双边贸易协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紧张局势,但这种缓解可能是暂时的。以中美贸易协议为例,尽管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关税率从惊人的103%降至39%,但这一水平仍远高于特朗普政府上台前的13%。尽管如此,一些企业还是看到了机遇。一家美国的电子产品进口商表示,关税的降低让他们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采购中国产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份额。他们也在积极寻找其他新兴贸易枢纽,如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国家,以进一步降低关税成本。
面对贸易战和贸易协议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超过一半的出口商预计2025年付款期限将延长,延迟时间将超过七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调整付款方式,以降低风险。一家德国的机械制造企业,为了应对付款期限延长的问题,开始采用更严格的信用证付款方式,确保在货物交付前收到款项。企业还通过提前进口、改变运输路线、将成本转嫁给客户或供应商以及多元化经营等方式来应对挑战。一家美国的服装进口商,在贸易战爆发前就开始提前进口中国产品,以避免关税增加带来的成本上升。他们也在寻找其他供应来源,如越南和孟加拉国,以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贸易战和贸易协议还促使企业重新审视其供应链布局。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找到了新的出口市场和供应来源,近三分之二的企业计划这样做。一家法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由于担心贸易战对供应链的影响,开始在欧洲和亚洲寻找新的供应商,以降低对中国和美国市场的依赖。他们还计划在欧洲建立新的生产基地,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
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背景下,金融服务成为企业应对挑战的重要支撑。美国的金融服务行业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其金融服务出口额接近2000亿美元,形成了约1130亿美元的顺差。这些金融服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帮助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更好地管理风险。一家意大利的食品出口企业,通过与美国的金融机构合作,获得了贸易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从而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除了金融服务,数字服务也成为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力量。美国在数字服务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其数字服务出口额高达705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3.6%。这些数字服务包括软件、流媒体、云计算等,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一家西班牙的软件开发企业,通过与美国的科技巨头合作,将其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在全球贸易的舞台上,贸易战和贸易协议如同两股强大的力量,塑造着企业的命运。企业必须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遇,在挑战中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