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养生主义”人群洞察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养生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成为年轻人追求健康生活的新潮流。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养生热潮逐渐兴起。2016 至 2023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指数从 11.58% 提升至 29.70%,居民对健康知识、理念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这种素养的提升促使居民更关注自身健康,进而催生对养生知识、方法的需求,如科学饮食、运动保健等方面,以维持和促进健康。从治病转向防病,成为当代养生的核心理念。

数据显示,24 至 40 岁的女性是养生的主力军,但男性也积极参与其中。2022 至 2024 年,养生用户性别占比中女性略高于男性,且各年份有小幅波动。在小红书上,“养生女孩”“养生女”等女性养生相关关键词热度极高,说明养生人群逐渐年轻化,尤其在“养生食谱、中医养生、节气养生”等话题讨论方面更为踊跃。

新一线城市的养生用户占比逐年上升,2024 年达到 12.38%,成为占比最高的城市层级。二线、三线城市的养生用户占比也有所增长,分别在 2024 年达到 8.33% 和 10.29%。从具体城市看,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广州,二线城市中的重庆、成都、杭州等,三线城市中的潍坊、南阳、泉州等,均在各自城市线中展现出较高的养生用户占比,反映出不同城市线中都有养生需求的集中体现。

当代年轻人将“以食为补”作为养生核心,通过饮食调理满足健康需求。煲汤滋补、喝茶养性、零食解压成为养生的三大“食”刻。

年轻人重视煲汤,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养生汤。广东靓汤高达87.85%的搭配度显示年轻人既追求药食同源的养生功效,又注重对地域饮食文化的传承。冬季养生汤的热度最高,其次是秋季、春季和夏季。

枸杞茶、花茶、熬夜茶等在各年份声量一直较高,始终是热门品类。袋装配制茶因便捷性契合快节奏生活,且依据不同需求精准配方,满足个性化与功能性养生追求。

年轻人的零食选择也转向低糖、高蛋白等健康养生产品,满足味蕾的同时兼顾营养。“轻养生”概念呈现爆发式增长,反映出年轻群体对碎片化、场景化养生方式的高度接纳。

在“住”的维度上,年轻人将居住环境视为养生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设计与生活习惯的优化,构建身心舒适的健康生态。

顺应节气调整起居,让自然规律成为养生指南。年轻人通过早睡早起、定时运动的习惯,以自律守护生物钟。

善用智能工具提升生活品质,让科技为健康赋能。空气净化器、养生壶等智能工具成为年轻人养生的必备品。

在“行”的养生维度上,年轻人呈现出传统智慧现代化,高效养生碎片化的鲜明特征。

八段锦、五禽戏等古法健身通过拆解动作,成为适合碎片化时间的“5分钟跟练”,深受年轻人喜爱。

年轻人通过5分钟极简运动(如机场伸展、地铁俯卧撑、隐蔽工位拉伸),将传统养生场景解构为“碎片化健康补给站”。

冥想、呼吸法等简单易行的方式,在碎片时间里完成“情绪急救”和“能量修复”。

新一线城市职场女性为主,工作节奏快,加班频繁。他们追求“即时见效”的养生产品,如即食滋补品、便携养生工具、功能性零食,通过最小时间成本完成精准健康干预。

三线城市年轻宝妈及中小城市创业者为主,生活压力大。他们通过购买“补救,疗愈型产品”抵消负面行为后果,满足身心健康需求,如解酒护肝、熬夜养生、情绪调节类产品。

下沉市场中年女性为主,重视性价比与实用性。他们为家庭健康负责,注重“全家健康场景”,选择传统滋补品、家用健康工具、儿童营养品等产品。

一线城市高知女性为主,关注成分与数据。他们通过智能设备监测身体指标,根据数据定制养生计划,选择有科研论文背书的产品,拒绝任何没有科学依据的“玄学”说法。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