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从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到2024年上半年AI频繁登上热搜,AI的热度似乎从未消退。但当热潮逐渐冷却,我们不禁要问:谁还在关心AI?他们又在关心什么?
2024年上半年,AI的热度依然不减。根据报告的统计,上半年平均每天至少有一条与AI相关的热搜,涵盖了技术突破、产品发布、行业动态等多个方面。从OpenAI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引发的影视行业变革讨论,到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刻”逝去女儿引发的情感与伦理争议,AI的每一次亮相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
但与2022年ChatGPT刚推出时的全民狂欢不同,2024年的AI热度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全民关注到专业聚焦,从表面的热闹到对技术本质的探讨。一方面,创作者们依然热情高涨,澎湃新闻发布平台在2024年上半年共收到3517篇与AI相关的报道;另一方面,读者的热情却呈现出阶梯式下降的趋势,文章的点击量指数从2月的94.50降至4-6月的不足70。
创作者和读者的关注点存在明显差异。创作者们更倾向于关注AI本身的技术进展、公司动态和行业竞争。而读者们则更关心AI对生活、社会和行业的具体影响。在点击量排名前10%的文章中,超过一半关注的是AI对其他行业和公司的影响,以及AI引发的社会现象。
这种关注点的错位,反映出创作者和读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创作者们往往更接近技术前沿,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行业资讯;而读者们则更关注AI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
在AI的舆论场中,科技巨头们依然是主角。OpenAI凭借其在生成式AI领域的突破,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其推出的ChatGPT和Sora等产品,不仅改变了人们对AI的认知,也搅动了整个科技行业的格局。谷歌、微软、英伟达等传统科技巨头纷纷跟进,试图在AI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苹果作为科技行业的巨头之一,却在AI领域显得有些“慢热”。尽管苹果在2024年6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首次提出了“Apple Intelligence”概念,但其在AI领域的表现仍不如人意。相比之下,中国的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也在积极布局AI,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产品。
在技术层面,AI的发展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例如,开源与闭源之争一直是AI领域的热门话题。OpenAI选择闭源引发了马斯克的强烈批评,而马斯克自己成立的xAI公司则选择了开源。这种技术路线的选择,不仅影响了AI的发展方向,也引发了公众对AI技术本质的思考。
在AI内容的传播中,情绪价值和长期主义成为关键因素。创作者们为了吸引读者,往往会在标题中使用夸张的词汇,如“震撼”“最强”“最火”等。这些词汇在短期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果逐渐减弱。相反,那些能够长期关注AI领域的创作者,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视角,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
AI内容的传播也需要回归到当下。AI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因此,那些能够从技术之外的视角出发,探讨AI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的文章,更容易获得读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