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预制菜,这个曾经在厨房边缘徘徊的“便捷食品”,如今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强势走进大众的视野。
在预制菜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愈发多元化和个性化。曾经,预制菜只是简单地满足了人们对于“快速吃饭”的需求,但如今,消费者开始对预制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库润数据的调研显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满意度在食品安全方面小幅上升了1%,但在价格、营养、出餐时间等方面却有所下降。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吃得快”,他们更希望“吃得健康”“吃得实惠”“吃得丰富”。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改进意见也十分明确。他们希望预制菜的分量更加合适,价格更加亲民,营养搭配更加合理,口味更加丰富。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食的热爱。他们不再将预制菜视为一种“将就”的选择,而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种真正能够满足味蕾、滋养身体的美食。
预制菜的销售渠道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综合电商平台依然是预制菜接触消费者的主战场,但线下渠道的崛起也非常重要。2025年,餐饮店、便利店、超市等线下渠道的占比均有增长。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线下门店不仅能够帮助品牌增强曝光度、降低物流成本,还能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到预制菜的魅力,从而抢占消费者的心智。
从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来看,18至24岁的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综合电商平台和新兴社交平台购买预制菜,而36至40岁的中年消费者则更喜欢在餐饮店和便利店等线下渠道购买。这种差异化的购买习惯,也为企业在渠道布局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预制菜市场的规模正在稳步增长,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突破万亿大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5466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接近10720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不仅令人惊叹,更让人看到了预制菜市场的巨大潜力。
预制菜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长,2024年更是呈现出暴涨的趋势。从2021年的186家增长至2024年的10661家,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涌入这一领域。
预制菜的消费人群正在不断扩容,下沉市场的空间巨大。中年、本科学历、专业人士、已婚有孩家庭、二三线下沉市场人群的占比呈上涨趋势。预制菜不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它正在逐渐走进更多家庭的厨房,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频率也在上升,单次花费100-300元的消费者占比最大。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他们愿意为这种便捷、美味的食品支付合理的费用。这也为企业在产品定价和营销策略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食材方面,牛肉连续两年蝉联最受欢迎食材,而炸物和烧烤的上升趋势也十分明显。这或许与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有关。牛肉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炸物和烧烤则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美食的“馋嘴”需求,它们独特的口感和香味,让人难以抗拒。
在口味方面,麻辣、咸鲜、酸甜依然是消费者的最爱。这些大众口味的稳定,也为企业在产品研发上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无论是麻辣鲜香的火锅,还是咸鲜适口的家常菜,都能够在预制菜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