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4年,中国珠宝零售市场经历了一次“寒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至3.5%,而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1%,绝对值虽仍稳守3000亿元以上的历史高位,但降幅居所统计全部商品类别的首位。经济下行压力下,珠宝作为非必需品,消费者购买意愿明显减弱。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市场规模约7788亿元,同比下降5.02%。黄金产品占比高达73%,市场规模约5688亿元,其地位依然稳固;钻石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30亿元,占比约6%;玉石市场规模约为980亿元,占比约13%;彩色宝石、珍珠、铂金及白银等品类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占比均在3%及以下。市场整体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黄金凭借其保值属性和广泛的消费基础,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品类则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珠宝行业的国际贸易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珠宝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1547.23亿美元,同比增长6.46%,比全国进出口总值3.8%的增幅高出2.6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增加14.7个百分点至358.3亿美元,进口额增加4.3个百分点至1188.93亿美元,继续保持出口、进口双增长的发展态势。
当传统零售市场面临困境时,珠宝电商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珠宝电商零售额约为2982.6亿元,同比增长16.4%。在商务部重点监测的18类商品中,金银珠宝类商品的增幅位居第三位。随着越来越多珠宝产业带大力发展直播电商业务,产业带源头线上销售势头强劲。深圳水贝、云南瑞丽、广东四会、广东平洲、河南镇平等五大珠宝特色产业集群的电商销售总额已突破1000亿元。
京东大数据显示,2024年珠宝首饰消费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珍珠类产品增速领先,特别是淡水珍珠的占比逐步提升;黄金类产品受金价波动影响,增速放缓;而培育钻石继续吸引关注,玉石和水晶等品类保持高热度。抖音时尚饰品销售表现优异,同比增速超越传统品类,显示出其作为潜力赛道的前景;珍珠品类凭借其较高的性价比,成为电商平台的热门品类。珠宝电商以中低价产品为主,尽管受到经济下行和消费低迷影响,但整体发展稳中有进,成为珠宝行业的一抹亮色。
与电商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珠宝实体门店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内地369个市、地区、盟、自治州、县范围内的107个珠宝品牌,线下门店共计66596家。
在2024年,珠宝行业却面临着创新瓶颈。通过对多个专利数据库的检索分析,2024年我国珠宝行业有关的外观设计、发明和实用新型三种类别的有效专利总数较上一年度下降46.32%,为4581件。其中,外观设计专利3977件,同比下降47.93%;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604件,同比下降32.59%。
2024年,我国黄金产品市场规模约为5688亿元,同比增长约9.8%。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我国自产和进口原料产金共计534.106吨,同比增长2.85%。我国黄金消费量985.31吨,同比下降9.58%,其中,黄金首饰532.02吨,同比下降24.69%;金条及金币373.13吨,同比增长24.54%;工业及其他用金80.16吨,同比下降4.12%。
黄金的坚挺表现,一方面得益于其保值属性,在经济不稳定时期,投资者纷纷选择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另一方面,随着金价的上涨,消费者对黄金首饰的需求有所下降,但对金条和金币等投资性黄金的需求却大幅增加。
2024年,我国钻石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30亿元,同比下降约28.3%。上海钻交所钻石交易总额20.2亿美元,同比减少35%;钻石交易量2607.15万克拉,较去年同比增长142.05%。其中,已切磨成品天然钻石进口量为97.42万克拉,同比上年增长15.8%;天然钻石进口额为3.98亿美元,同比下降近50%。国际钻石价格指数呈连续下降态势,由1月的109.51降至12月的95.22,降幅13.05%。
钻石市场的萎缩,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对钻石的需求下降,钻石价格的下跌也进一步抑制了市场的活跃度。
在传统品类面临挑战的同时,新兴品类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中国培育钻石产量约2200万克拉,同比上涨144.44%,占全球总产量的63%。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加大力度布局培育钻石市场,培育钻石的消费者认知度和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珍珠市场也呈现出新的活力。2024年,珍珠市场需求分化,高品质、大尺寸珍珠价格维持在相对高位并呈小幅上升趋势;而中低品质珍珠则更多依托电商渠道,尤其是直播带货,价格持续承压。异形珍珠及小众色系珍珠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