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同比增长最快的TOP20职位中,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占据了六席,增速均超过30%。机器人工程师和算法工程师更是以超50%的增速位列第一和第三。
新能源汽车领域也表现不俗。汽车相关岗位如车身工程师、汽车底盘工程师等纷纷上榜,增速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智能驾驶到汽车设计,从电池技术研发到汽车内外饰设计,整个产业链都在加速扩张,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在数字经济时代,流量就是商业价值的体现。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人才紧缺指数(TSI)TOP20榜单显示,搜索算法工程师和主播两类岗位高居前两位,TSI均超过6,人才供不应求。直播带货已成为各行业的标配营销渠道,具备专业素养和流量号召力的主播成为稀缺资源。而精准推送算法则直接决定了内容触达效率,搜索算法人才也因此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谁能更精准地触达目标客户,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无论是电商平台、内容平台还是传统制造业,都在积极布局数字营销领域,争夺有限的流量资源。这也预示着数字营销领域的人才争夺战将愈演愈烈,相关人才的身价也将水涨船高。
在全球范围内,AI浪潮正推动一场顶尖技术人才的争夺战。2025年上半年,AI技术新发职位整体增长显著,达到36.82%。其中,家电行业的AI技术职位增长最快,达到277.43%。随着智能家居产品的加速普及,AI技术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从智能家电到智能安防,从智能语音助手到智能健康管理,AI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AI技术人才需求方面,算法工程师、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类职位增速均超过30%。这些岗位不仅需要扎实的算法能力,还需要跨领域的行业知识。从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对AI技术人才的需求最为旺盛。而从区域分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城市群成为AI技术人才的主要聚集地。
AI技术岗位的高薪化优势十分突出。数据显示,50万年薪以上的AI技术岗位占比高达31.03%,远超全行业、互联网行业和AI行业整体的水平。从增速来看,2025年上半年AI技术岗50万年薪以上职位同比增长达44.42%,显著高于其他行业。高薪现象不仅反映了AI技术岗位的稀缺性,也体现了市场对高端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
AI技术人才的高学历特征也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毕业于985,211院校的AI技术人才占比达46.89%,同比增长17.87%;海外院校毕业的人才占比10.72%,同比增长32.63%。在AI技术人才中,硕士和博士学历合计占比67.90%,两者增速均超20%。这些高学历人才主要来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具备优质教育背景,当前平均年薪已达32.35万元,但从业者期望薪资更高,为44.09万元。
2025年上半年,明确要求掌握AI工具的职位数量同比激增149.41%,企业对AI应用能力的重视已从技术岗位扩展到更广泛的职能领域。2024年上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要求AI技能的岗位招聘平均年薪持续领先无AI技能要求的岗位。这种“AI+”的薪酬溢价现象,既体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价值重估,也预示着AI素养正逐步成为现代职场的基础能力要求。
在上半年要求掌握AI工具的TOP20职类中,产品经理位居第一,技术类岗位有八类上榜,设计类岗位上榜六类,内容及运营类岗位上榜四类。这表明企业亟需既懂技术逻辑又能定义产品价值的复合型人才,推动AI解决方案的市场化落地。而上榜类别较多的技术岗和设计岗对AI工具提出硬性要求,AI应用正从底层研发向用户体验端延伸。新媒体运营、视频编辑等内容及运营类岗位的入围,AI正在重构内容生产与分发逻辑。具备AI工具应用能力的运营人才,能更高效地实现精准触达与流量转化。
AI工具的普及也在推动一场技术平权运动。数据显示,近一年在简历中标注AI技能的人才数量同比增长86.61%,其中25至30岁群体占比最高,为30.06%。45岁以上群体的AI技能掌握率增速达81.56%,仅次于年轻群体。AI技术正在成为大龄求职者突破年龄壁垒的有力工具,通过掌握新兴技能,他们获得了与年轻从业者同台竞技的机会,实现了职业发展的“数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