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 年,外卖行业不再是简单的餐饮配送补充,而是成为撬动餐饮、零售两大行业重构的核心引擎,以近 6 万亿餐饮市场为基底,催生出 “30 分钟生活圈” 的即时消费新生态。
调研显示,2015 至 2024 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8%,行业渗透率从 4% 飙升至 26%。2025 年,经平台补贴大战催化,外卖日均订单量从年初的 1 亿单跃升至 2.5 亿单,峰值时期接近 3 亿单,市场规模实现跨越式扩容。
2025 年,外卖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长期由美团、饿了么主导的双寡头格局彻底被打破。京东率先发力外卖赛道,淘宝闪购紧随其后升级上线,一场围绕 “即时需求” 的消费心智争夺战全面打响,市场快速形成三足鼎立的新稳态。
截至 2025 年 8 月订单峰值期间,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市场份额达到 45%,美团外卖占比 44%,京东外卖以 11% 的份额站稳脚跟。这一格局变化并非短期补贴博弈,而是行业生态的深度重构。淘宝闪购用约百天时间完成冷启动,实现日峰值订单 1.2 亿、日均订单 8000 万、月度交易用户 3 亿的惊人成绩,成为搅动市场的核心变量。
2025 年全年外卖订单量较 2024 年实现翻倍,从日均 1 亿单左右跃升至 2 亿单以上,8 月峰值接近 3 亿单。平台补贴带来了用户心智的觉醒,相关调研显示,消费者每使用 1 元闪购补贴,会产生约 6.8 元的额外消费,其中 3.1 元流向线上电商实物消费,形成 “补贴 – 消费 – 复购” 的良性循环。
平台竞争的本质是资源与耐力的比拼。财报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京东因外卖业务产生的净增亏损约 130 亿元,美团约为 115 亿元。而淘宝闪购背靠阿里雄厚的现金储备5856 亿元与业务韧性,能将短期补贴成本转化为 “主站流量增长 + 会员沉淀 + 近场履约资产” 的长期回报,其主业对冲外卖亏损后剩余利润达 383.89 亿元,远超京东的 37.21 亿元和美团的 1711 亿元。
2025 年,餐饮行业增长逻辑发生根本性反转。全国餐饮门店总数虽达 800 万家,但仍低于 2023 年峰值,传统线下扩张模式趋于饱和,增量空间转向经营效率提升。外卖已从 “可选渠道” 升级为 “必选项与增长项”,成为餐饮企业的核心增长动能。
调研显示,95% 的大中小型商户同时经营堂食和外卖,仅 2% 的商户专注堂食,多为高知名度品牌,仅 4% 的商户为纯外卖店。外卖业务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在租金高企、人力成本上涨的背景下,部分商家外卖收入占比已超过堂食,成为营收核心支柱。
外卖不再是堂食的补充,而是重构了餐饮经营的空间与时间边界。通过 “卫星店”“社区店” 模式,商家无需重资产投入即可渗透新商圈,覆盖传统堂食难以触及的客群。“堂食 + 外卖” 的并行模式,大幅提升了坪效与抗风险能力,成为餐饮企业的标配经营策略。
外卖平台的数字化工具与流量支持,正快速消解餐饮行业的 “城市中心化” 格局,即时服务网络加速向县域下沉。淘宝闪购数据显示,全国 623 个县的餐饮订单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大量 “夫妻老婆店”、小型连锁品牌借助平台补贴与流量实现业绩跃升。
县域市场的激活,不仅让地方特色餐饮走出本地,更构建了 “城市 – 县域” 共振的消费网络,推动餐饮行业增长从 “单点爆发” 走向 “全域平衡”。
餐饮行业的三层重塑清晰显现:经营重点从 “堂食优先” 转向 “堂食 + 外卖并行”,通过卫星店、社区店提升坪效;增长路径从 “补贴拉新” 转向 “数据驱动精准运营”,靠会员运营、SKU 重构降本增效;区域结构从 “城市中心导向” 转向 “县城广域共振”,形成更平衡的消费网络。这场变革让餐饮企业从 “经验驱动” 走向 “数字化驱动”,门店从单一售卖点升级为即时履约中心,经营指标从 “翻台率” 转向 “履约效率 + 会员复购率”。
借由餐饮外卖铺设的即时配送网络,正快速外溢至整个零售行业。外卖平台的消费心智从 “送餐” 升级为 “送万物”,线下门店被数字化为服务社区的前置仓,即时零售从分销渠道跃升为品牌触达与转化新用户的主路径,推动零售行业从 “计划性消费” 走向 “即时性满足”。
即时零售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捕捉传统电商难以覆盖的 “突发时间点” 需求。节日送礼、时令消费、差旅出行等看似零散的生活瞬间,已成为即时零售的核心增长点。2025 年七夕,淘宝闪购上的鲜花订单同比暴涨 132%,是 520 订单量的三倍,大牌纷纷入驻推出即时配送礼盒,让 “即时表达心意” 成为新潮流。
时令消费呈现强场景化特征,商品热度与气温曲线同步波动。盛夏时节,“空调”“冷风机”“蚊帐” 等关键词搜索量分别有所上涨,“外卖点空调” 成为新消费现象。差旅出行场景同样潜力巨大,一次性旅行用品、美妆品类、女性卫生用品等出行相关品类销量激增,带动超半数门店成交翻倍,1000 多家门店成交翻两倍,新客占比达 78% 以上。
即时零售的扩张速度远超预期,品类从 “高频快补” 的应季品向全品类深度拓展。淘宝闪购数据显示,非餐领域已有 1205 个品类订单环比增长超过 100%,26 万家门店实现同比翻番。其中,粮油米面品类订单增长 335%,家庭清洁增长 324%,休闲食品增长 312%,3C 数码增长 129%,美妆、服饰、母婴等品类全面开花。
3C 数码、高端酒水等高价值品类的入局,标志着即时零售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iPhone 17 开售当天,淘宝闪购搜索量 1 小时内暴涨千倍,全国 4000 多家 Apple 授权专营店全量接入,用户最快 10 分钟即可收到新品;茅台首批 1000 + 官方门店上线淘宝闪购,覆盖茅台 1935、贵州大曲等全价格带产品,计划链接全国 270 + 体验中心与 6500 + 终端门店,构建高价值商品的即时履约网络。
即时零售正在重塑零售行业的供应链逻辑,将过去 “工厂 – 中心仓 – 地方仓 – 门店 – 用户” 的串行链路,改造为 “仓店一体 – 骑手 – 用户” 的并行网络,让分销逻辑从 “地理覆盖” 转为 “时间密度与场景密度的博弈”。行业形成三种主流经营模式,适配不同品牌需求。分别为“远场旗舰店 + 近场闪购店” 双引擎模式。“门店即前置仓” 模式。“官方,授权店网络的分布式中心仓” 模式。
这三种模式的核心共性,在于实现 “库存位置前移、供给结构重构、流量 – 库存 – 履约耦合” 的三重变革。门店从 “成本中心” 转为 “动销与履约双枢纽”,通过仓店打通、货盘重构和精细化供应链管理,收获全场景新客增长,推动零售行业从 “渠道竞争” 走向 “效率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