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调研显示,2025年的汽车行业呈现出三大显著趋势:自主品牌的崛起、新能源技术的平权以及市场竞争结构的裂变。这些趋势共同推动了行业的重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车体验。
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20.3%,净增长达到185.5万辆,成为推动中国车市增长的唯一引擎。自主品牌已经彻底颠覆了过去“合资引领,自主跟随”的市场格局。在政策扶持和价格刺激的双重作用下,自主品牌不仅在销量上取得了显著增长,还在新车发布数量上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1至9月,自主品牌共发布75款新车,占全市场新车发布总量的65%。
自主品牌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智能化配置,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一些车企的技术普惠策略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也加速了品牌的市场扩张。
新能源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成本下降,正在改写用户的购车决策标准。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搜索量占比增长2%,成为搜索量的主要增长点。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经济型市场的搜索量占比达到6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自主品牌车型。新能源技术的平权化已经让用户对汽车的价值判断从品牌符号转向产品本身。
在主流大众10万-20万元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搜索量虽然不及燃油车,但增速明显高于燃油车。这一价格区间是用户最关注的市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此展开激烈竞争。数据显示,自主品牌的搜索占比达到45%,略高于合资品牌的40%。自主品牌在这一价格区间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新能源技术的平权化不仅改变了用户对汽车价值的认知,也推动了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在中高端20万-30万元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搜索占比最高,达到60%,成为新势力品牌的主要增长点。这一价格区间是电动化营销的主阵地,新势力品牌凭借其在智能化、科技感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
2025年,汽车市场的竞争结构正在发生裂变。各价格区间呈现出完全独立的价值决策圈层,品牌经营逐渐向车型价格圈经营转变。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注重产品价值的塑造和价格策略的优化。
在经济型市场,自主品牌通过技术普惠策略,以“低价高价值”圈层吸引用户。相比之下,合资品牌则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维持市场份额,但品牌溢价逐渐消失。
在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通过“场景+极致科技”定义豪华新秩序。而豪华品牌则在这一价格区间面临新势力品牌的强势挑战,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在30万元以上的豪华市场,用户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关注度仍然较高,但新势力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正在逐步抢夺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新势力品牌在豪华市场的搜索占比达到32%,且搜索量增长迅猛。
2025年,用户的购车决策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用户的购车决策周期缩短,但决策过程更加谨慎。数据显示,用户的购车决策周期从46.5天缩短到43.2天,而决策前的搜索次数从46.3次增加到58.8次。用户在购车时更加注重信息的收集和对比。
用户的搜索行为也更加多元化。新能源汽车的搜索词更加丰富,智能化体验类搜索词的同比增速高达38%。用户不仅关注车辆的基本性能,还对智能座舱、NOA(领航辅助驾驶)、智能泊车等功能表现出浓厚兴趣。相比之下,燃油车的搜索词则更具体、更交易导向,用户在确定的备选方案中进行深度比较。
用户对内容的需求也显著增强。数据显示,百度上用户的资讯内容浏览量同比增长38%,阅读时长提升29%。用户更加关注强对比参考类、强选购建议类内容,这些内容成为用户购车决策的核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