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摩托车共产销摩托车 1997.08 万辆和 1992.28 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 0.79% 和 2.82% 。虽说增幅不算特别大,但在竞争激烈、需求多变的市场大环境下,能实现这样的增长殊为不易。

跨骑车作为二轮车市场的主力军,跨骑车在 2024 年大放异彩。1至12 月,跨骑车产销 998.5 万辆和 993.42 万辆,同比增长 23.3% 和 22% 。其受欢迎程度持续攀升,主要是它能满足多种骑行场景需求。在长途摩旅中,跨骑车良好的通过性、舒适的坐姿以及较大的储物空间,让骑手们能尽情享受旅途。在城市通勤里,其灵活的操控性也让骑手轻松应对拥堵路况,这种多场景适应性,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与跨骑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踏板车在 2024 年销量下滑明显。1 至 12 月,踏板车产销 569.68 万辆和 573.21 万辆,同比下降 26.56% 和 21.16% 。市场份额被其他车型蚕食,究其原因,主要是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踏板车功能相对单一,难以满足追求个性、多功能骑行体验的消费者。在一些城市,由于交通管理政策调整,对踏板车行驶区域有所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销量。

弯梁车市场相对小众,但 2024 年也有一定增长。1 至 12 月,弯梁车产销 173.84 万辆和 170.22 万辆,同比增长 11.13% 和 8.31% 。它凭借操作简单、油耗低等特点,在农村及部分对价格敏感的市场,依然有着稳定的消费群体。对于一些短途出行、日常代步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弯梁车性价比高,是个不错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观念发生深刻转变,摩托车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更多地被视为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象征。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排量 250cc 以上,不含 250cc)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2024 年,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产销 77.35 万辆和 75.66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 49.67% 和 42.97% 。这类摩托车凭借强劲的动力、酷炫的外观设计以及卓越的操控性能,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高品质骑行体验的追求。无论是在城市的繁华街道,还是在风景优美的郊外公路,都能看到大排量摩托车骑手的身影,他们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带动了相关骑行文化的发展。

1 至 12 月,三轮摩托车产销 255.06 万辆和 255.43 万辆,同比增长 6.49% 和 6.78% 。三轮摩托车作为短途运输和农村交通的重要工具,基本属性没有改变,市场需求依然坚挺。在农村地区,三轮摩托车用于农产品运输、农资采购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物流配送领域,一些小型、灵活的三轮摩托车也被广泛应用于快递、外卖配送等行业,因其能在狭窄街道、小巷中自由穿梭,提高配送效率,所以市场需求稳定。

其中,普通货运三轮车产销 210.36 万辆和 211.04 万辆,同比增长 4.14% 和 4.77%;普通客运三轮车产销 43.48 万辆和 43.17 万辆,产销同比增长 17.23% 和 15.54% 。客运三轮车增长幅度相对较大,可能与一些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对这种特色交通工具的需求增加有关,它们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出行体验。

2024 年,中国摩托车全年整车出口量 1101.63 万辆,同比增长 26.72%,出口金额 69.8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8% 。出口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在全球贸易量中近乎占据半壁江山。

中小排量车型依然是出口主力,凭借价格实惠、经济实用等特点,深受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地区消费者喜爱。在这些地区,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对价格较为敏感,中国产中小排量摩托车正好契合了当地市场需求。

三轮摩托车出口 51.49 万辆,同比增长 23.56% 。在海外一些地区,三轮摩托车因其载货能力强、适应性好,在物流运输、工程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需求稳步增长。

1 至 12 月,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隆鑫、大长江、广东大冶、广州豪进、宗申、重庆银翔、江门市珠峰、新大洲本田、力帆、润通,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 665.93 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 60.45% 。头部企业在出口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凭借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实力、完善的销售网络以及稳定的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 – 11 月,摩托车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 1205.76 亿元,同比提高 7.59%;完成工业销售产值 1207.06 亿元,同比提高 7.38%;实现营业收入 1294.08 亿元,同比提高 7.83% 。

但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却与营收增长态势不同,呈现出略有下降的情况。1 至 11 月,实现利润总额 82.61 亿元,同比下降 2.64%,实现利税总额 109.37 亿元,同比下降 0.88% 。

从成本构成来看,营业成本 1100.51 亿元,同比提高 8.60% ,这是导致利润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材料价格上涨是营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摩托车生产所需的钢材、铝材、橡胶等原材料,在 2024 年价格波动较大,整体呈上升趋势,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为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得不提高员工薪资待遇,进一步加重了成本负担。

在全球倡导绿色出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电动摩托车本应迎来快速发展期,但在 2024 年,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销却呈现下滑态势。全年产销 340.63 万辆和 346.66 万辆,同比下降 35.32% 和 27.96%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部分不符合标准的电动摩托车被市场淘汰,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谨慎,倾向于选择符合新国标的产品。锂电池价格波动导致电动摩托车成本上升,使得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一些消费者原本打算购买电动摩托车作为通勤工具,但面对价格上涨,转而选择其他出行方式或交通工具。电动摩托车在续航里程、充电设施配套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也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一些偏远地区,充电设施匮乏,消费者担心续航问题,不敢轻易购买电动摩托车。

如前文所述,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在 2024 年迎来爆发式增长。除了消费者需求转变这一关键因素外,摩托车企业也加大了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款大排量车型,从发动机性能优化、外观设计创新到智能配置升级,全方位提升产品竞争力。一些品牌推出的大排量摩托车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能实现精准的动力输出和高效的制动效果,提升骑行安全性和操控乐趣。

相关骑行文化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市场的繁荣。各地摩托车俱乐部组织的骑行活动、摩托车赛事等,吸引了大量爱好者参与,营造出浓厚的骑行文化氛围,激发了消费者购买大排量摩托车的热情。在一些热门骑行路线上,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大排量摩托车骑手,他们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骑行经历,也在无形中为大排量摩托车做了宣传,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加入。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