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 年第三季度,从劳动力市场的城市维度来看,上海、深圳、北京、广州依旧牢牢占据职位需求前四的位置。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的用工需求占比接近 72%,其作为经济、金融、科技等核心领域的集聚地,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林立,对各类人才的渴求十分强烈。不过,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用工需求开始向二三线城市下沉。一些二三线城市凭借自身的产业特色和政策优势,逐渐吸引企业入驻,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
行业层面,制造业在 2025 年 1 至 5 月的用人需求同比增速高达 82.5%,位居各行业之首。这得益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正不断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新兴科技行业如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的用人需求增速同样突出。在职位需求方面,销售类职位占比超过 7.2%。技术岗占比 4.7%,其中搜索算法等岗位的紧缺程度最高。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对具备相关技术能力的人才需求愈发迫切。
在企业规模方面,100 至 499 人的中型企业用人需求占比达 24.3%,成为就业的重要引擎。半导体、新能源等 “专精特新” 产业发展迅速,像长三角地区的电池工厂就密集招聘工艺工程师,需求增长了 15%,带动了区域人才的虹吸效应。万人以上的超大型企业占比 16.8%,它们聚焦于 “卡脖子” 技术突破,AI 研发岗薪资可达行业均值的 2 倍。不过,7.4% 的外包需求,如海外普工,也暴露出产业链风险转移的趋势。小微企业需求占比 11.6%,主要依托 “轻资产运营” 模式生存,60% 的岗位为 3 个月以下的短聘,像直播运营岗位,但新媒体等技能岗年轻从业者缺口达 34 万,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韧性。
应届生的岗位需求和投递主要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其中,IT互联网,游戏行业对应届生的需求占比最高,达 22.1%。应届生也倾向于向经济发达城市和高新技术行业投递简历,期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就招聘趋势而言,Q3 季度超半数企业选择维持员工规模的稳定,招聘扩张的步伐放缓。消费品行业招聘增加意愿突出,占比 48.65%。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市场复苏,消费品企业加大生产和市场拓展力度,带来大量岗位需求。教育培训,科研行业占比 45.45%,人们对知识提升和技能培训的需求促使该行业积极扩充师资和研究人员队伍。交通,物流,贸易,零售行业占比 41.67%。
相反,互联网,游戏行业招聘增长较弱,仅为 17.65%。行业经过前期快速扩张,进入调整期,企业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和成本控制。金融行业为 22.22%,受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招聘需求有所收缩。从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招聘持平和增加占比均较高,分别为 48.96% 和 34.38%。大型企业招聘持平占比最高,为 49.32%,增加占比适中,为 28.08%,其招聘计划相对更为稳健。
在招聘渠道上,招聘平台以超 94% 的占比成为企业招聘的首选,便捷高效的信息发布和人才筛选功能使其备受喜爱。内推占比高且稳定,员工对企业的了解能推荐更契合岗位的人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员工归属感。猎头岗位需求增加,尤其是在中高端人才、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招聘上,猎头凭借专业资源和渠道优势,能帮助企业解决招聘难题。然而,这些关键人才的招聘难度正逐渐上升,部分企业难以按时完成招聘计划。
用工模式中,全职员工仍占主导地位,但占比出现微降。外包员工占比持续扩张,企业通过业务外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灵活性。兼职,灵活用工占比企稳,满足了企业临时性、季节性的用工需求。数字员工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一些重复性、规律性的工作由数字员工承担,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AI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加速,尤其是在招聘与配置领域,普及率最高。企业期望借助 AI 优先解决招聘流程自动化问题,如简历筛选、面试安排等,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面临成本高、缺乏合适解决方案等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