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年,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助手到内容创作工具,从教育软件到医疗健康应用,AI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但是不同的用户对AI产品的需求和使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AI产品用户可以分为四大类型: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和AI创生用户。这四种类型的用户在使用AI产品的深度和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AI工具用户是当前市场上的主要群体之一,占比38%。这类用户将AI产品视为一种工具,主要用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大部分工作仍需自己主导。他们对AI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使用场景多集中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简单任务,如信息查询、文档编辑等。这类用户多为年轻人,以90后和00后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收入水平中等,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AI助手用户占比48%,是当前AI产品用户中的主力军。这类用户将AI视为一个可以交互协作的助手,一半的工作交给AI完成,另一半自己主导。他们对AI的认知水平较高,使用场景广泛,包括内容创作、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AI助手用户多为职场人士,以80后和90后为主,学历较高,收入水平中等偏上,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他们对AI产品的满意度较高,愿意推荐给他人。
AI原生用户占比12%,是使用AI产品最深入的群体之一。这类用户将AI视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助理,一多半的工作可以交给AI完成。他们对AI的认知水平非常高,使用场景广泛,涵盖了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AI原生用户多为专业人士,如内容创作者、IT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学历以硕士和博士为主,收入水平较高,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他们对AI产品的满意度极高,愿意为高质量的AI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AI创生用户占比2%,是当前AI产品用户中占比最低的群体,但却是未来AI应用的重要方向。这类用户将AI视为一个可以与之协作的伙伴,不仅在数字世界中使用AI,还可以通过AI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如控制机器人、进行智能研发等。AI创生用户多为技术先锋和创新者,以90后和80后为主,学历高,收入水平高,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和科技发达地区。他们对AI产品的认知水平极高,愿意尝试最新的AI技术和应用。
AI产品的用户群体中,90后是主力军,占比超过一半。00后和80后也是重要的用户群体,分别占比26%和20%。从性别来看,男性用户占比略高于女性用户,但整体差异不大。在AI原生用户和AI创生用户中,男性占比更高,而在AI工具用户和AI助手用户中,女性占比相对较高。
AI产品的用户以高学历人群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80%。其中,硕士学历占比15.9%,博士学历占比0.8%。在职业分布上,内容生产相关职业和IT工作者是AI产品的主流用户。这些职业群体对AI的认知水平高,使用场景广泛,且对AI产品的依赖度较高。
AI产品的用户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月收入在5000元至20000元之间的用户占比超过70%。其中,AI原生用户的收入水平略高于其他用户类型。从地域分布来看,AI产品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70%。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是AI用户的集中地,这些地区的用户对AI的认知水平和使用深度都较高。
AI产品的使用场景广泛,涵盖了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调研,工作场景占比57.8%,个人生活场景占比42.2%。在具体使用场景中,“查、写、用、学”四大场景是AI产品的核心应用场景,超过一半的用户希望通过AI产品提高这些场景下的效率。社交,沟通、健康、出行等场景的使用意愿也较高。
在产品偏好方面,独立AI应用APP、对话式AI助手和多模态交互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产品形态。这类产品形态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使用体验。
调研显示,72.5%的用户愿意付费使用AI产品,这表明用户对AI产品的认可度和需求不断增加。从价格敏感度测试来看,用户可接受的价格区间为500元至2万元每年,其中最优价格点为3000元每年。这一价格区间反映了用户对AI产品价值的认知,也表明用户愿意为高质量的AI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