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康养产业,顾名思义,是围绕健康和养生展开的一系列产业活动。它涵盖了养老、健康管理、养生、旅游、中医药、康复、数字化和金融等多个领域,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型产业。康养产业的兴起,不仅是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产业规模来看,康养产业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水平。2023年中国康养市场规模已超8万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9.5万亿,2030年近15万亿。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康养产业的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康养产业的用户画像也十分清晰。数据显示,康养用户主要集中在地级以上城市,家庭月收入过万元,企业普通职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退休人员是康养的主力人群。康养产业已经逐渐融入到“寻常百姓家”,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参与康养行为的平均年龄为41.5岁,这也说明康养产业并非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属,中年人群也对康养有着较高的需求。

在康养需求方面,用户对康养的态度十分积极,认为康养对健康非常重要,且已成为时代潮流。用户参与康养活动的主要目标包括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等。其中,中医药康养、康养旅游、医疗康养、气候康养等是用户较为偏好的康养方式。这些康养方式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对健康的追求,还能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体验。

在康养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品牌影响力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报告中对康养金融、康养运营服务、康养旅游,文旅、适老化产品服务、医疗康复、中医药康养、康养食品,保健品、医美及抗衰、数字,智能康养、康养消费品等多个领域的品牌影响力进行了评估。

康养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品牌的力量,还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康养效果、环境、体验、服务、费用是用户选择康养服务的“五大”核心要求。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者对精神追求、情绪价值的关注逐渐超越对物质追求的关注。因此,康养产业的内涵也在发生演进,从物质消费转向“健康美好生活”的服务型消费。企业需要关注中年、青年热衷美业(美容护理、抗衰老产品),满足他们对健康形象和精神状态的追求;重视中老年关注研学康养(老年大学、禅修)、精神健康需求,这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地域偏好方面,云南、海南等气候宜人、海滨、乡野、海岛地区是用户期待康养的主要地域。这些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康养产品和服务。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