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 年双 11,消费市场的 “价值回归” 趋势愈发鲜明。消费者不再只盯着产品的实用功能,更愿意为情感共鸣、圈层认同与自我实现付费。这场消费观念的转变,让兴趣成为连接消费者与品牌的核心纽带。
兴趣驱动的消费闭环正在形成。数据显示,消费者从产生兴趣到完成购买的转化效率显著提升,88.3% 的娱乐体验党和身心成长家会通过主动搜索攻略规划消费路径,依赖真实评测做出决策的用户占比同样高达 88.3%。这种主动探索的消费行为,让购物过程更具参与感和满足感。
不同兴趣圈层的消费特征高度鲜明。无论是为科技买单的硬核玩家,还是追求居家质感的生活达人,都展现出 “为热爱付费” 的强烈意愿。37.4% 的硬核科技党单品类消费超 3000 元,时尚生活家中超 30% 的用户在单品类上投入过万,兴趣带来的消费爆发力可见一斑。
消费场景的边界持续拓宽。兴趣消费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或服务,而是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居家空间的改造升级,到户外探险的装备筹备,从知识学习的系统投入,到娱乐体验的深度参与,兴趣正在全方位定义当代人的消费选择。
硬核科技党的消费正从 “功能满足” 迈向 “生态共建”,成为双 11 科技品类增长的核心动力。调研数据显示,该群体个人数码消费占比高达 91.5%,智能出行与 AI 科技品类消费增速领跑全市场。
高客单价消费特征显著。37.4% 的硬核科技党单品类消费超 3000 元,对前沿科技的付费意愿强劲。旗舰手机、折叠屏设备、智能机器人成为热门选择,91.5% 的用户会优先考虑具备多终端协同能力的产品。
数码消费场景三大变革凸显。全域数码设备打破单品壁垒,走向多终端协同生态,为用户打造全场景高效体验;实体智能硬件通过语音、视觉等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生活场景多维渗透;AI 家电从 “被动响应” 进阶为 “主动服务”,完成从手动控制到无感交互的跨越。
AI 工具推动创作普及。AI 创作工具的普及大幅降低创意门槛,让技术成为大众的灵感引擎。越来越多的科技党从单纯使用数码产品,转向利用技术进行内容创作,推动数字生活从 “使用” 向 “创造” 进化。
品质宅家党将居住空间升级为 “情感疗愈场”,消费聚焦于生活体验的质感提升。76% 的用户明确表示,消费动机源于 “追求愉悦体验” 而非单纯的功能需求。
两大核心消费场景凸显。烹饪美食和家居环境成为品质宅家党的重点消费领域,消费占比分别达到 70.5% 和 60.6%。从厨房到客厅,从工作区到休闲角,每个空间都在经历品质升级。
居家场景美学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居家角落配置咖啡机与绿植,打造兼具社交属性与独处氛围的 Homebar;通过精细化理线和氛围感灯光,将工作桌面升级为沉浸式美学天地;钩针编织、陶艺等手作活动成为日常,在创造中收获心流体验。
厨房变身治愈圣地。在品质宅家党眼中,厨房不再只是烹饪场所,更是仪式感十足的治愈空间。在食材转化与香气弥漫中,用户获得日常生活的确定性满足与深层心理疗愈。
娱乐体验党正从 “被动接受” 转向 “深度参与”,消费重心从 “产品购买” 转向 “体验共创”。88.3% 的用户会主动搜索攻略内容规划体验路径,展现出极强的主动消费意愿。
核心消费领域清晰聚焦。游戏电竞与观演体验成为该群体的两大消费热点,消费占比分别为 44.7% 和 39.4%。演唱会、音乐节、博物馆观展等线下体验消费需求旺盛。
文化共鸣成为核心诉求。用户奔赴演唱会现场,在集体共鸣中构建专属情感记忆;将博物馆观展升级为 “挖宝式” 文化探索,追求知识获取与审美沉浸的双重价值;盲盒收集、创意改娃等活动带来持续的惊喜体验与创作成就感。
圈层表达日常化。”痛包”” 痛桌 ” 等谷子周边的日常化运用,将情感寄托具象化为生活场景中的风格表达。娱乐体验消费已升华为年轻人实现文化归属与身份认同的意义共创过程,相关话题曝光量表现亮眼,博物馆探秘等话题曝光量达 162.2 万。
身心成长类消费呈现 “多元融合、系统规划” 的特征,成为双 11 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消费者将消费视为对自我的长期投资,追求身心合一的全面发展。
运动户外消费占比领先。数据显示,运动户外类消费占比达 73.5%,露营、徒步、健身等相关装备成为热门单品。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户外探险突破自我边界,在自然中实现身心双重释放。
健康养生与知识提升齐头并进。知识提升与健康养生消费占比分别达到 44.6% 和 37.3%。消费者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合,构建个性化日常健康管理体系;同时以系统化阅读与课程学习实现认知升级。
AI 工具赋能成长效率。身心成长家积极运用 AI 学习工具,打通从知识获取到实践应用的全流程效率提升链路。理性化、专业化成为该群体的消费标签,88.3% 的用户依赖真实评测做出消费决策。
时尚生活家将审美表达延伸至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实现从 “外在修饰” 到 “内在价值传递” 的消费升级。80.3% 的用户追求个性风格,拒绝盲目跟风。
核心消费领域高度集中。75.4% 的用户消费聚焦时尚穿搭,63.9% 的用户投入精细养肤领域。超 30% 的用户单品类消费金额超 3000 元,展现出对品质美学的高投入意愿。
消费趋势多元分化。”以妆养肤” 理念推动兼具妆效与护肤功能的高效上妆产品备受欢迎;轻医美项目与科学护肤方案成为皮肤管理新趋势;穿搭方面,消费者通过场景化搭配实现个人风格宣言;潮流探店从 vintage 古着延伸至国潮新品。
身份表达符号化。时尚消费不再只是追求外在美观,更成为个体构建身份认同的符号体系。OOTD 等相关话题曝光量超 2.0 亿,彰显出时尚生活家乐于分享、勇于表达的消费特征。
2025 年双 11,”兴趣值” 成为衡量消费价值的核心标尺。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价格优惠,而是更看重产品与自身兴趣的契合度、消费过程的体验感以及圈层认同的归属感。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正在重塑整个消费市场的生态格局。
消费链路的闭环效应显著。从 “触达” 时的兴趣共鸣,到 “探索” 中的深度了解,再到 “体验” 后的价值认可,最终通过 “分享” 完成圈层传播,每个环节都在为消费增值。这种闭环让消费者从被动的购买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品牌竞争焦点转移。面对兴趣驱动的消费市场,品牌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产品功能和价格,更在于能否精准捕捉消费者兴趣点、创造情感共鸣、构建圈层文化。优质内容和个性化体验成为品牌吸引用户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赋能兴趣消费升级。AI 技术与优质内容成为驱动消费变革的核心力量。从智能产品的无感交互,到 AI 创作工具的普及,再到消费决策的精准匹配,技术正在让兴趣消费更便捷、更高效、更具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