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银发+AI”应用趋势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从城市到农村,从健康管理到情感陪伴,从居家生活到职业延续,AI 技术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改写银发族的生活图景。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淘宝天猫平台适老化智能产品普遍实现三位数增长,“银发 + AI” 不仅破解了传统养老的诸多难题,更催生出千亿级消费新市场。

数据显示。50至55 岁群体 AI 使用率最高,达 69.67%;随着年龄增长,使用率逐步下降,76 岁以上 群体使用率为 42.52%。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高频使用占比。71至75 岁群体 “每天都经常用 AI” 的比例高达 46.58%,66至70 岁群体为 40.26%,均显著高于低龄老年群体。50至55 岁群体的高频使用占比仅为 29.94%,成为六个年龄段中最低。高龄老人并非排斥 AI,而是面临更高的入门门槛,一旦掌握使用方法,AI 产品对其生活的必要性使其形成更强的使用依赖。

城市老人的 AI 认知普及率显著高于县城乡镇和农村群体,但从高频使用占比来看,农村老人反而更具黏性。

反差背后,是不同地域老年群体的需求差异。农村老人一旦接触 AI,其在健康监测、远程沟通等方面的刚性需求得到精准满足,使得使用意愿持续提升。调研中 2000 多条老人主观建议显示,“更易用的产品” 和 “更多的培训” 占比超过 70%,而安全与风险顾虑仅占 4%,“入门门槛” 而非 “技术恐惧” 是农村银发 AI 普及的核心痛点。

无论是不同年龄还是不同地域的老年群体,其 AI 使用行为都呈现强烈的实用主义特征。调研显示,老人对 AI 的关注点集中在 “解决实际问题” 和 “便捷使用” 上,对技术本身的复杂原理兴趣不大。

在功能选择上,健康监测、远程视频、语音交互等高频刚需功能最受欢迎。而诸如复杂设置、多步骤操作、专业术语等设计,成为阻碍老年群体使用 AI 的主要障碍。这一需求特征也直接引导了市场方向,近年来简化操作、强化核心功能的适老化 AI 产品,均取得了显著的市场增长。

健康医疗是银发族 AI 应用最集中的领域,相关产品销售额呈现爆发式增长。淘宝天猫平台数据显示,2025 年 1至8 月,具备适老化功能的智能手环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 200%,智能手表更是达到 350%。

这些智能设备不再局限于步数、心率监测,而是向精准化、预警化升级。通过实时采集血压、血糖、睡眠质量等数据,结合 AI 算法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老人及家属发送预警。

AI 在健康医疗领域的价值,更体现在知识获取的便捷化上。新一代 AI 产品能够直接给出准确的健康标准答案,帮助老年群体避开虚假健康信息,高效获取科学的养生、就医知识,显著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健康素养。

居家场景的 AI 应用正从单一功能向全场景覆盖升级,成为银发族居家生活的 “安全卫士” 和 “生活助手”。掌静脉门锁的走红,正是精准击中了老年群体的使用痛点。

老人容易忘带钥匙、忘记密码,且因皮肤干燥、指纹磨损导致指纹锁识别困难,掌静脉门锁凭借无需接触、识别精准的优势迅速普及。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淘宝天猫掌静脉门锁销售额同比增长近 150%,成为居家适老化产品的新晋爆款。

除此之外,居家监控、智能照明、紧急呼叫等 AI 产品也形成了完整的居家安全防护体系。这些产品通过 AI 技术实现主动监测、智能响应,例如通过声音识别、红外感应等技术判断老人是否跌倒,自动触发报警并联系家属,为独居老人构筑起全天候的安全防线。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护理人力短缺与精细化照护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AI 护理机器人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力量。

从市场数据来看,护理类 AI 产品的普及速度正在加快。2025 年 1至8 月,银发人群下单的智能陪伴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速接近 200%,老人专用看护摄像头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 20%,这些产品有效填补了家庭护理和机构护理的人力缺口,成为专业照护的重要补充。

情感孤独是老年群体普遍面临的问题,AI 产品正以独特方式提供情感慰藉。一些智能AI盒子,通过声纹识别与情感计算,能够长期记忆用户偏好,提供个性化陪伴服务,无论是日常聊天、新闻播报还是戏曲播放,都能精准匹配老人需求。

远程沟通类 AI 产品则成为连接老年群体与子女的重要桥梁。AI 陪伴机器人的语音聊天和远程视频通话功能,让异地子女能够随时关注父母状态,即时沟通情感。这类产品的走红,不仅在于技术的便捷性,更在于其满足了老年群体 “被关注、被陪伴” 的核心情感需求。

银发族对情感陪伴类 AI 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除了基础的聊天功能,不少老人希望 AI 产品能够听懂方言、了解地域文化,形成更具亲切感的互动体验。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文旅消费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AI 技术正全面打破老年群体的出行障碍。智能体驱动 AI 旅行专家,成为老年游客的出行 “好帮手”。

对于出境旅游的活力银发群体,智能翻译机成为必备装备。2025 年 1至8 月,银发人群购买智能翻译机的累计金额同比增长近 300%。AI 翻译技术的升级,让语言不再成为跨境旅行的阻碍,老年群体能够更自信地走出国门,体验多元化的旅游乐趣。

“银发 + AI” 正创造显著的消费增量,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力。除了智能手环、手表、翻译机等已形成规模的品类,新兴适老化 AI 产品同样表现亮眼。AI 陪伴机器人、掌静脉门锁、专业康复设备等品类,均实现了 150% 以上的同比增长,展现出银发 AI 市场的广阔潜力。

随着老年群体 AI 使用率的提升和使用黏性的增强,适老化 AI 产品正从 “可选消费品” 转变为 “必备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倒逼企业聚焦老年群体需求,进行精准化产品创新。当前适老化 AI 产品的创新方向,集中在 “易用性提升” 和 “场景针对性强化” 两大维度。

在易用性设计上,企业普遍简化操作流程,减少设置步骤,强化语音交互功能。不少产品专门优化了方言识别能力,四川话、粤语等主流方言的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让不熟悉普通话的老人也能顺畅使用。

在场景针对性上,产品从 “通用型” 向 “专用型” 转变。针对卧床老人的护理机器人、针对失能老人的脑控设备、针对独居老人的智能监控系统等,都在各自细分场景中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这种精准创新,既满足了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也推动了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成熟。

银发 AI 市场的消费行为,呈现出 “刚需驱动、子女买单” 的显著特征。健康监测、安全防护、护理照护等刚需品类的消费占比最高,而情感陪伴、文旅出行类产品的消费增速最快。

从购买主体来看,子女为父母购买适老化 AI 产品的比例超过 60%。这一现象既源于子女对父母健康安全的牵挂,也因为年轻群体对 AI 产品的认知更充分,能够更精准地为父母选择合适的产品。

调研显示,子女在购买决策中最关注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和售后服务。这一需求导向也推动企业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例如提供上门安装、一对一教学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激活了市场消费潜力。

AI 技术不仅改善了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更拓展了其社会参与和职业延续的空间。越来越多的活力银发族借助 AI 工具,实现了职业价值的二次发挥。

在教育、咨询、文创等领域,老年群体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 AI 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例如,退休教师借助 AI 教学辅助工具制作课件、批改作业;退休专业技术人员通过 AI 咨询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老年文创从业者利用 AI 设计工具创作作品,拓宽传播渠道。

AI 工具的赋能,让老年群体的职业优势得到更好发挥,同时弥补了其在信息获取、操作效率等方面的不足。这种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正在打破年龄对职业的限制,让更多银发族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创造价值。

老年群体的终身学习需求,也在 AI 技术的加持下得到满足。AI 学习平台通过语音讲解、视频教学、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无论是智能手机使用、健康养生知识,还是书法绘画、乐器演奏等兴趣爱好,老年群体都能通过 AI 学习工具获取系统的教学内容。AI 技术能够根据学习者的进度和特点调整教学节奏,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大大降低了老年群体的学习门槛。

调研显示,使用 AI 学习工具的老年群体中,超过 80% 表示学习效率显著提升,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体验的优化,进一步激发了老年群体的学习热情,推动了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

AI 技术正在重塑老年群体的社交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搭建起新型社交桥梁。通过 AI 社交平台,老年群体能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参与兴趣社群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远程视频聊天、AI 语音群聊等功能,让老年群体能够随时与亲友、朋友保持联系,缓解孤独感。兴趣类 AI 平台则为老年群体提供了精准的社交匹配服务,例如戏曲爱好者通过 AI 平台在线合唱、交流技艺;旅游爱好者通过 AI 出行社群结伴出游,分享旅行体验。

AI 社交平台还为老年群体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不少老年用户通过 AI 工具拍摄短视频、直播分享生活点滴、才艺展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极大地提升了其自信心和幸福感。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