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直接反映了市场的活力与潜力。2025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温和回升,消费市场正在逐步回暖。数据显示,消费者整体消费意愿处于较强区间。与上季度相比,消费意愿指数上升0.4点,其中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上升1.2点,而预期消费意愿指数略有下降。

从城乡和区域差异来看,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指数高于农村消费者,其中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消费意愿指数均高于四线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经济的活跃度对消费意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东北地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指数最高,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可能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有关。东北地区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支持下,经济活力有所提升,居民收入预期改善,从而推动了消费意愿的上升。

消费者对当前家庭经济状况基本满意,满意度指数为114.6,比上季度上升0.4点。消费者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感知较为积极,为消费提供了基础支撑。消费者对一年后家庭经济状况的预期也较为乐观,净变好的比重为34.5%,这意味着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信心,从而愿意增加消费支出。但消费者预期消费支出略显疲弱,净增加比重降至历史低点。这可能与当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消费者对未来潜在风险的担忧有关。

消费者对当前市场消费价格的判断显示,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物价“偏高”。这一比例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低收入群体中更为显著。尽管2025年1至9月CPI同比下降0.1%,但消费者对物价的感知仍然偏高。这种现象可能与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期望有关,也可能与市场上的内卷式竞争有关。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通过降价促销,而消费者则对价格更加敏感,形成了一个“价格越低越好”的心理预期。

消费者对当前消费环境基本满意,满意度指数为130.4,比上季度上升2.2点。消费者对市场诚信度、消费品质量和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整体评价较为积极。但这一满意度仍低于两年前的水平,说明改善消费环境的任务依然艰巨。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满意度提升,有助于增强消费信心,从而推动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消费者家庭日常开支之外的余钱主要用于储蓄、子女培养教育、旅游、还房贷和医疗。其中,储蓄意愿较高,尤其是高收入消费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子女培养教育的负担较重,对消费者的其他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旅游成为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引擎,保持逆势上扬态势。还房贷压力是抑制消费的一个长期因素,应通过进一步降息减轻房贷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投资方面,资本市场投资意愿有所增强,参与者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有所恢复,愿意通过投资获取收益。

调研显示,未来半年,消费者打算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中,家电及数码产品、服装鞋帽箱包、旅游、教育培训以及休闲健身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相对较大。家电及数码产品持续成为首选,彰显“以旧换新”政策的成效。旅游需求稳定增长,逐渐成为刚需。消费者对旅游的预算基本平稳,出行时间相对较短,增加假期似有必要。消费者喜欢自然风光与文旅融合,需进一步落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政策。乡村游需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汽车消费需求呈现从峰值下滑的趋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10至20万元中价位车型是消费主流,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国产品牌车比重进一步上升,SUV与轿车是汽车市场的绝对主角。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同时也反映了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多数消费者倾向于在家做饭,外出就餐和点外卖的次数减少,对餐饮行业形成一定压力。近六成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平台的优惠套餐点餐,如何促进餐饮企业、电商平台、消费者三方共赢值得深入研究。消费者吸烟意向基本平稳,健康原因或健康意识提升是烟民戒烟或减少吸烟量的主因。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演进,吸烟率可能会呈现下行趋势。

超七成老年消费者健康状况较好,但健康状况随年龄增长出现明显下滑。绝大多数老年消费者保持开心或基本正常的积极心理状态。老年消费者花钱比过去略显谨慎,结构性导致整体消费意愿趋弱。近四分之三老年消费者选择居家养老,老年消费者当下最关注的是亲人的陪伴和身体健康。老年消费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亲人的陪伴、保持身体健康、控制和减少医疗支出等方面。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消费者市场将成为消费市场的新蓝海,企业应关注老年消费者的需求,开发适合老年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