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茶餐厅,这一源自香港的独特餐饮形式,如今已在中国内地遍地开花。从街边小店到繁华商圈,茶餐厅以其丰富的菜品、亲民的价格和全天候的营业模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调研显示,2024年我国茶餐厅赛道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85亿元,预计2025年将有望突破300亿元。截至2025年8月,全国茶餐厅门店数已超过2.8万家,相关企业存量达到2.15万家。茶餐厅行业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市场潜力巨大。
茶餐厅的门店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华南区域是茶餐厅门店最集中的地区,占比高达42.8%,其中广东一省的门店数就占据了全国的近三分之一。然后是华东区域,门店数占比为24%。相比之下,西南、华北、西北和东北区域的门店数占比均不超过10%。这种分布不均的现象与茶餐厅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密切相关。茶餐厅起源于香港,随后逐渐向内地的广东、上海等地扩散,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茶餐厅的接受度较高,市场需求也更为旺盛。
品类结构正在经历深刻调整,经典与创新双线并行。传统港式品类仍是基础盘,港式奶茶、菠萝包、西多士、黯然销魂饭等经典产品始终保持稳定销量。但消费者需求变化推动品类创新加速,融合化、健康化成为两大核心方向。融合创新方面,品牌纷纷跨界尝试,大家乐引入冬阴功汤饭、日式鳗鱼饭等异域菜品,敏华冰厅用贵州酸汤升级菠萝包、吉列猪扒滑蛋饭,太食兽泰式茶餐厅则以东南亚风情形成差异化定位。
地域融合更成为创新亮点,深圳某品牌推出 “潮汕单丛茶底 + 牛油果全麦三明治” 组合,单月客流增长 40%。
健康化转型成效显著,低糖、轻食品类占比持续提升。数据显示,低糖茶饮、全麦轻食等健康品类在菜单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18%,成为新的增长极。品牌纷纷跟进布局,开发赤藓糖醇版丝袜奶茶等低糖茶饮,推出全麦、藜麦轻食套餐,精准匹配都市白领等群体的减脂、控糖需求。
场景化组合成为品类延伸的重要路径。针对不同客群需求,品牌打造多元产品组合:面向都市白领的 “28 元工作日轻食套餐”(含茶饮 + 主食 + 小食)成引流利器;面向家庭客群的亲子套餐搭配 DIY 茶包体验,提升客单价与粘性;面向年轻群体的 “轻奢下午茶” 组合,以高端茶饮搭配特色小食,打造社交消费场景。
消费群体的分层需求推动品类精细化运营。25至40 岁的都市白领、家庭消费者及年轻游客构成核心客群。都市白领注重高效与健康,对有质感的餐品和社交属性需求突出;年轻家庭更关注性价比与儿童友好属性,决策受口碑影响大;学生群体则追求潮流感与高性价比,易被新品和联名活动吸引。针对客群差异,品牌在品类设计、定价策略上精准发力,形成全域覆盖。
供应链升级为品类创新提供支撑。面对传统品类供应链复杂、成本高企的问题,越来越多品牌与专业供应链企业合作,借助成熟的风味酱汁、菜品方案库缩短研发周期。以仟味高汤为例,其金汤、广式啫啫酱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茶餐厅的鸡煲、啫啫煲等热门品类,助力品牌实现快速上新与标准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