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生产力始终是推动经济增长、提升生活水平的核心力量。但近年来,生产力增长的放缓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难题。据国IMF估算,自 2008 至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超过一半可归因于生产力的停滞不前。曾经,工业化、电气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飞跃,但如今,尽管技术仍在进步,生产力的提升却显得步履蹒跚,这种现象被称为“生产力悖论”。
不过,展望 2030 年,全球经济的生产力并非没有转机。技术的突破、人力资本的开发以及企业战略的调整,都可能成为推动生产力增长的关键因素。
报告提出了四种情景,描绘了 2030 年生产力可能面临的不同局面。在“生产力飞跃”情景中,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开发形成了良性循环,广泛的技术突破与快速的人才培养相结合,带来了显著且广泛的生产力提升,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这种情景下,全球经济因技术与人才的双重加速发展而焕发出新的活力,经济增长强劲,社会繁荣昌盛。
而在“自动化过载”情景中,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力资本的发展。这导致了“赢者通吃”的局面,财富和权力在少数领先企业和地区高度集中,生产力差距在企业、行业和地区之间不断扩大。虽然整体经济效率有所提高,但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如就业市场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等。
“人力优势”情景则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人力资本开发的速度超过了技术创新,经济活动更加以人为核心。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增长缓慢且不均衡,更多地依赖于对现有技术的创造性运用,而非突破性创新。企业能否吸引到能够充分发挥技术潜力的人才,成为决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生产力干旱”情景描绘了一个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开发同时放缓的世界。生产力增长停滞不前,经济难以维持以往的繁荣水平,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这种情景提醒我们,如果不能有效推动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全球经济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行业角度来看,不同行业在这些情景下的表现也大相径庭。信息技术和数字通信行业由于其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地位,无论是在技术加速还是放缓的情景中,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行业也面临着数据隐私、技术伦理等方面的挑战。金融、专业和房地产服务等行业,由于对技术的高依赖性和对人才的高要求,既有可能在技术推动下实现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也可能因技术与人才的不匹配而面临困境。制造业中,创新密集型行业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制药等,有望通过技术突破实现快速增长,而其他传统制造业则可能需要更多地依赖于人本改进和价值链中的技术应用来提升生产力。
能源和材料行业则受到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绿色能源技术的发展为该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另一方面,传统能源领域的技术升级和人才需求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挑战。教育行业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领域,在所有情景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技术加速还是放缓,对教育和培训的需求都将持续增长,教育行业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