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年末,全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31031 万人,占总人口的 22.0%;全国 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2023 万人,占总人口的 15.6%。从规模上看,老年群体数量持续增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稳步推进。与之相伴的是,全国 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 22.8%,这意味着每 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 22.8 名 65 岁及以上老人,社会抚养压力逐步增大。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 79 岁,相较以往有所提升,老年人拥有了更长的寿命去享受晚年生活。
养老保险在老年社会保障中占据关键地位。截至 2024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 10728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39 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53452 万人,增长 1331 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47258 万人,增加 1214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53830 万人 。参保规模的持续扩大,让更多老年人的养老经济来源得到了保障。企业年金稳步发展,15.93 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 3242 万人,投资运营规模达 3.6 万亿元,为职工提供了额外的养老积累。
在医疗保障方面,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 132662 万人,参保率稳定在 95%。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37948 万人,其中退休职工 10458 万人,且享受待遇人次增长明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94714 万人,60 周岁以上参保老人数量也有所增加。
长期护理保险对于失能老年人至关重要。目前,49 个试点城市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人数达 18786 万人,享受待遇人数超 146 万人。基金收入 279.6 亿元,支出 131.1 亿元,收支基本平衡,制度运行平稳。超 8800 家定点服务机构和约 30 万护理服务人员,为失能老人提供了专业照护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照护压力,提高了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显著。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老年人有 145.3 万人,保障平均标准增长 3.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老年人 1325.1 万人,保障标准增长 5.9%。城市和农村特困人员中的老年人也都得到了相应救助。
2024 年,国家预算内投资 75.9 亿元支持 202 个养老设施(含医养结合)建设项目,助力设施硬件升级。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8 万个,涉及 966 万户,增设养老等社区服务设施 1 万余个,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 40.6 万个,养老床位合计 799.3 万张,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不断完善,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养老选择 。
各地建立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让养老服务更具针对性。全国享受老年人补贴人数共计 4949.4 万人,涵盖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多种类型,共支出老年福利资金 489.4 亿元,养老服务资金 253.2 亿元,真金白银地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助餐服务稳步发展,全国老年助餐点达 7.5 万个,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难题。积极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十四五” 期间累计支持 208 万户,改善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2024 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服务的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数达 1.41 亿,每年一次的健康管理服务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众多,为老年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专业支撑。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超过 8.5 万对,医养结合机构超过 8400 家,床位数超 210 万张,医养结合的深入发展,让老年人能够在养老的同时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实现了健康与养老的有机融合 。
2024 年,从事老年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注册 7.76 万家。共发布适老化相关国家标准 34 项,将居家适老化改造列入家装厨卫 “焕新” 补贴,累计补贴约 130 万件产品,争取补贴资金约 30 亿元。
截至 2024 年年末,60 周岁及以上 “银发” 网民数量 1.56 亿人,占网民数量比重约 14.1%。累计推动超 50 项适老化及无障碍专利免费开放,超 1 亿台国产品牌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改造,超 3000 个老年人常用的互联网网站和应用完成改造。这极大地便利了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在法律保障方面,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大量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公证机构也为老年人提供减免收费公证等服务,切实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