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贸易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2025年,全球贸易格局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其走向备受关注。
2024年,全球贸易还呈现出一定的活力,世界商品贸易量增长了2.9%,商业服务贸易更是扩张了6.8%。这一年,按市场汇率计算,全球GDP增长了2.8%,商品贸易增长速度还超过了产出增长,这是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在价值方面,全球商品出口额增加了2%,达到了24.43万亿美元。中国以3.58万亿美元的出口额稳居全球最大出口国宝座,美国则是最大进口国,进口额为3.36万亿美元。欧盟在进出口方面也表现不俗,出口额为2.80万亿美元,进口额为2.63万亿美元。商业服务出口增长了9%,总额达到8.69万亿美元,美国在服务出口和进口方面都占据头把交椅,出口额为1.08万亿美元,进口额为7870亿美元,不过如果把欧盟看作一个整体,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额更大,出口额为1.64万亿美元,进口额为1.44万亿美元。
但是2025年的贸易前景却急转直下。调研显示,受关税大幅增加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飙升的影响,全球贸易预期急剧恶化。基于4月14日已实施的措施,包括美国暂停的“互惠关税”,预计2025年世界商品贸易量将下降0.2%,2026年才会小幅回升2.5%。这一新预测比没有近期政策变化时的预期低了近三个百分点,与年初WTO经济学家预计的在宏观经济条件改善下贸易持续扩张的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
贸易政策的风吹草动,就像蝴蝶扇动翅膀,会在全球贸易的湖面上激起层层涟漪。美国目前暂停的“互惠关税”如果实施,以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进一步蔓延到与美国无关的贸易关系中,将是全球贸易面临的两大风险。如果互惠关税生效,全球商品贸易增长将再减少0.6个百分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扩大还会再削减0.8个百分点。两者叠加,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下降1.5%。
贸易政策变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也大相径庭。在调整后的预测中,北美地区在2025年将使全球商品贸易增长减少1.7个百分点,直接把整体数字拉到负值。亚洲和欧洲虽然仍对全球贸易增长有积极贡献,但力度比基准情景下小得多,亚洲的贡献从基准情景下的1.2个百分点减半至0.6个百分点。其他地区的综合贡献也有所下降,但依然为正。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正在引发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预计贸易将从美国市场流向其他地区,这引发了第三市场对中国竞争加剧的担忧。中国商品出口预计将在北美以外的所有地区增长4%至9%,贸易重新定向。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预计将在纺织品、服装和电气设备等关键领域大幅下降,这为其他能够填补这一空白的供应商创造了新的出口机会,也为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增加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敞开了大门。
服务贸易虽然没有直接受到关税的影响,但也难逃厄运。关税导致的商品贸易下降,削弱了对运输和物流等相关服务的需求,而更广泛的不确定性也抑制了旅游等领域的自由支出,并减缓了与投资相关的服务。全球商业服务贸易量预计2025年将增长4.0%,2026年增长4.1%,远低于基准预测的5.1%和4.8%。
贸易的波动,犹如多米诺骨牌,会引发全球经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WTO经济学家预计,按市场汇率计算,2025年世界GDP将增长2.2%,比无关税变化的基准低0.6个百分点,2026年将略微回升至2.4%。关税变化预计对北美影响最大,其次是亚洲和南美洲及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虽然互惠关税的实施对全球数字影响有限,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广泛传播可能会使GDP损失相对于基准几乎翻倍,达到1.3个百分点。
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的强劲表现,与当年相对有利的宏观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全球通胀的缓解。高通胀在2023年削弱了实际收入,抑制了贸易,对制成品和欧洲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2024年,通胀的缓解使得实际收入增加,推动了对制成品的总需求。然而,2025年贸易政策环境的恶化,使得原本有望继续推动全球贸易扩张的宏观经济条件黯然失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包括更高的关税)以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全球贸易前景蒙上了厚厚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