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成为演出市场的重要支柱。数据显示,大型营业性演出在演出市场中的票房占比从35.4%提升至51.1%,票房收入达到296.36亿元,观众人数达到3651.82万人次。

大型演唱会成为2024年演出市场中最亮眼的品类。数据显示,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元,同比增长78.1%,观众人数超过2900万人次,同比增长45.0%。万人以上的演唱会场次同比增长84.4%,5月、8月、9月、11月成为票房高点,下半年演唱会场次显著增长,8月、9月达到全年峰值。

从城市分布来看,二线城市成为大型演唱会的集中地,票房和场次占比均达60%以上。长三角地区成为核心消费区,票房占比达到31.4%。杭州、苏州、太原等城市表现强劲,进入城市票房TOP10。

大型音乐节市场供需回归理性,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2024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票房近24亿元,观演人次突破581万,场次达到545场。5月和10月成为大型音乐节的黄金演出时间,五一假期和十一假期期间音乐节场次显著增加。

三四线城市的音乐节市场持续扩散,票房占比达到29.1%,同比增长3.8%,场次占比34.9%,同比增长2.7%。安徽省、福建省、湖南省等省份的音乐节票房增长明显,排名显著提升。

无论是大型演唱会还是大型音乐节,头部效应都愈发明显。单场票房3000万以上的演唱会占比达到11.8%,同比提升3.4%。观演人数在4万人以上的演唱会占比达到7.9%,同比提升3.5%。头部艺人的吸金能力持续加强,演出规模的扩大成为票房增长的重要原因。

在音乐节方面,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比从22.5%提升至34.0%。观演人数在2-3万的音乐节场次占比达到12.0%,同比提升8.5%,3万人以上的音乐节场次占比提升至2.3%,同比增加1.2%。

除了传统的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垂类和新潮演唱会依托剧院与演艺新空间,成为演出市场的新亮点。2024年,剧院、livehouse、演艺新空间成为中小型、创新型演唱会的重要载体,尤其在高线城市外延及下沉市场形成差异化布局。

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在2024年举办了“未你而来”线下演唱会,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座城市举办11场演出,场场售罄,共吸引6万观众购票。这种创新的演出形式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也为演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多地出台政策激励和分类奖补机制,推动大型演唱会、音乐节落地。通过阶梯式奖补政策降低主办方经营成本,提升演艺市场经济活力。音乐节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地方探索“音乐+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的观众画像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女性观众占比超过65%,成为演出市场的主力军。大型演唱会中,35岁及以上的观众占比达到21.6%,同比增长2.0%,显示出跨年龄层渗透的趋势。

观众的观演热情高涨,2024年大型演唱会的年均观演频次达到1.5次,大型音乐节的年均观演频次为1.3次。跨城观演比例仍位于高位,二线城市跨省观演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4.2%。

跨城观演观众的消费能力更强,全年购票金额超过5000元的比例为15.9%,高于非跨城观众的7.6%。演出类型、内容、明星效应和演出口碑是影响观众跨城观演的主要因素。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