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汽车行业前景展望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未来的汽车行业将不再遵循单一的全球化模式,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多极化特征。不同区域的市场发展将受到地缘政治、监管差异、技术发展水平、消费者偏好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朝着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演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正迅速向全面电气化转型,本土车企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强势崛起,逐渐主导国内市场;而北美地区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燃油车市场的一定规模。

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高级别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将成为重塑汽车行业及其供应链的核心驱动力。在生产环节,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研发领域,AI辅助设计和仿真技术能够加速新车型的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在销售和售后方面,智能客服、精准营销等基于AI的应用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服务体验。

随着5G通信技术的普及和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车辆正逐渐成为“车轮上的电脑”,实现与外界的全方位互联。车辆不仅可以实时获取交通路况、天气信息等外部数据,还能通过V2X(车与万物互联)技术与其他车辆、基础设施进行高效通信,从而优化行驶路线、提高交通安全性。

电气化无疑是当前汽车行业变革最为显著的趋势之一。报告预测,到2040年,全球纯电动汽车(BEV)的新车销量渗透率将达到68%,即使在保守场景下,渗透率也将达到63%。这一转型不仅受到环保政策的强力推动,如日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和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还受到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理念的日益认同以及电池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的多重因素影响。

到2040年,汽车产品将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本土化特征。一方面,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汽车的外观、配置、性能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偏好和需求,汽车企业需要针对各区域市场进行深度定制化开发,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促使汽车企业加强本土化生产布局,减少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中国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核心增长引擎,其市场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不仅在汽车产量上保持全球领先,更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到204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将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主机厂在未来汽车行业格局中的地位将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一方面,中国主机厂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对本土市场的精准把握,正迅速崛起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力量。自2019年以来,中国主机厂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大幅增长,同时在欧洲和“全球南方”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突破。到2040年,中国主机厂有望在全球汽车制造商收入池中占据更大的份额,甚至可能在某些细分市场中超越传统西方汽车巨头。

零部件供应商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支撑,也将在这场变革中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到2040年,随着汽车行业向电气化、自动化和互联化转型,零部件供应商的收入池将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传统燃油动力总成相关零部件市场将持续萎缩,供应商需要加快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纯电动力系统、高压电池、电子电气系统等新兴零部件领域将迎来快速增长,为供应商提供新的增长机遇。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