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据相关数据预计,2024年冰雪旅游收入将超过5500亿元,同比增长58%;旅游人次达到4亿,同比增长28%;客单价为1375元,同比增长23%。从冰雪场地数量的扩张也能看出这一趋势,2023年国内冰雪场地数量达到3331个,同比增长17%。冰雪装备器材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3年达到240亿元,同比增长9%。众多数据的增长表明冰雪旅游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冰雪旅游的客群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滑雪客群年龄集中在26至30岁,占比超55%,18至40岁占比高达94%。这一群体充满活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冰雪运动的刺激性和时尚感能够吸引他们。
客群学历水平较高,本科学历占比高达75%,硕士及以上占比20%,合计超95%。高学历人群往往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追求,冰雪旅游不仅能带来身体锻炼,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他们在冰雪旅游中的消费能力很强,1000元以上消费占比高达60%,装备开销3000元以上占比高达55%。年轻高学历人群愿意为高品质的冰雪体验支付高额费用,他们注重装备的专业性和旅游的舒适度。
在冰雪旅游产业链中,景区处于中游位置,稀缺性的冰雪资源受益明显。例如长白山滑雪场等知名景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着大量游客。这些景区不仅是游客冰雪体验的主要场所,也是整个产业链的利益核心分配点。
上游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发展壮大,下游的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也因此受益。当冰雪旅游人次增加时,酒店的入住率提高,餐厅的营业额上升,周边的交通流量也会增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冰雪旅游的季节性非常显著,持续时间大概3至4个月。在这几个月里,客流峰值差异极大。雪季期间,景区游客爆满,而雪季之外则相对冷清。这种季节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促使旅游企业在旺季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旅游产品供给,在淡季则进行设备维护、员工培训等工作。
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河北等地雪场资源丰富,滑雪人次排名靠前。东三省地区有着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新疆有着独特的冰雪景观和民族风情,河北则借助靠近京津冀的地理优势吸引大量游客。例如哈尔滨,凭借其丰富的冰雪艺术资源和完善的冰雪旅游设施,成为冰雪旅游的热门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