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协作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其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安全性、易用性和灵活性三大核心要素上。安全性是协作机器人的首要考量,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碰撞检测算法,协作机器人能够在与人类协同工作时,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安全反应。

易用性方面,协作机器人通过图形化编程和拖动示教等功能,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门槛。即使是非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快速上手并部署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这种易用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协作机器人在非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灵活性则是协作机器人的又一重要特性。其多自由度的设计和紧凑的外观,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工作场景。从汽车零部件的精密装配到食品饮料行业的柔性生产,协作机器人都展现出了极高的适应性。例如在汽车整车柔性自动化产线中,协作机器人能够实现多种车型的快速切换,满足个性化生产需求。

2025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6.8万台,同比增长25%。预计到2025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0万台,同比增速达40%以上。

在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人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从汽车、电子到金属制品等行业,协作机器人凭借其高精度、高灵活性和高安全性,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在汽车零部件的螺钉锁付、变速箱螺栓拧紧等工艺中,协作机器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在电子行业,协作机器人通过与视觉系统的结合,实现了PCBA上下料检测、电子产品精密涂胶等复杂任务的自动化,满足了电子制造的高柔性需求。

非工业领域更是协作机器人市场增长的新引擎。在医疗、教育、餐饮等行业,协作机器人正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医疗领域,协作机器人被用于试管分拣、试剂检测、药品运送等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效率。在教育领域,协作机器人成为智能柔性制造模块化实训平台的核心设备,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在餐饮行业,协作机器人不仅能够制作咖啡、面食,还能实现无人化充电等服务,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协作机器人市场呈现出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态势。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3万台,同比增长28%。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台,增速有望冲刺50%。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制造业企业对自动化转型的需求。

中国协作机器人厂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节卡机器人、遨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本土厂商,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不仅在工业领域表现出色,在非工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拓展。从智慧食堂的无人化面档到医疗检测的自动化工作站,协作机器人正为中国社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强大支持。

2025年,协作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场景不断多元化。在欧洲,协作机器人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应用已形成显著规模优势。在北美,协作机器人在汽车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持续增长,同时在食品饮料、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扩大。在亚洲,协作机器人市场增长迅速,特别是在汽车、电子、金属制品等行业,协作机器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