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年,以大模型为核心引擎,AI 技术正在全面重构办公流程,从文字处理到数据梳理,从演示写作到项目管理,乃至通讯协作,AI 的身影无处不在。它将传统办公软件升级为具备主动思考能力的智能助手,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效率。数据显示,2023 年,AI + 办公软件已助力商业专业人士、程序员和咨询行业代理商分别实现了 59%、126% 和 13.8% 的工作效率提升。
截至 2024 年 4 月初,我国 AI + 办公软件已达 117 个。这些软件基于功能与应用场景,可清晰划分为文字处理、数据梳理、演示写作、项目管理及通讯协作五大核心类别。其中,文字处理类软件占比高达 39%,成为企业日常办公中不可或缺的刚需工具。从细分赛道来看,AI 办公市场极为丰富,涵盖了多功能综合套件、AI 搜索、AI 知识管理等多个领域,每个赛道都涌现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AI + 办公行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从 2015至2017 年的基础自动化工具阶段,简单的自动化功能开始在办公软件中出现,帮助用户完成一些重复性的基础任务。到 2018至2020 年的功能拓展阶段,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发展,智能写作、智能会议系统等应用逐渐落地,如腾讯会议和飞书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远程办公的模式。2021至2023 年,云计算与大模型深度融合,进入智能化协同阶段,像 Microsoft 365 Copilot 和钉钉接入通义千问,使办公软件具备了更强大的智能协作能力。而 2024 年至今,AI 开始参与战略决策和多模态交互,迈入决策支持阶段,Copilot for Sales 和火山引擎等产品的推出,标志着 AI 在办公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如今,行业正朝着垂直专业化和生态整合的方向不断发展,以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 AI + 办公软件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且高度竞争的格局。市场参与者主要由互联网巨头、传统软件厂商和 AI 初创企业构成。互联网巨头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资金资源和庞大的生态体系,积极推动云服务与 AI 的深度融合。传统软件厂商则依靠长期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不断强化产品的智能化升级。AI 初创企业则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在垂直领域迅速切入细分场景,以独特的产品优势赢得市场份额。调研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协同办公平台市场规模达到 102 亿元,同比增长 28.1%。未来,随着大模型应用的不断深入,协同办公平台有望通过提升付费客户数量与客单价,保持 15% 以上的市场增速。
从市场使用规模来看,2025 年 4 月,我国 AI 办公产品 Web 端总访问量为 2.6 亿次,环比虽略有回落,但月活跃用户数稳定在 7500 万,且用户使用深度显著提升。平均访问时长和使用频率均有明显增长,4 月首次出现人均访问次数超过 7 次的产品,有 2 款产品平均访问时长超过 10 分钟。市场集中度较高,互联网巨头凭借 “传统办公工具 + AI 能力” 的组合占据主导地位。其中,AI 搜索凭借其专业深度和场景化决策能力,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 APP 端,头部产品与 Web 端基本一致。当前,AI + 办公的战略重点正从广度扩张向深度运营转变,具备行业知识沉淀、能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的产品,在高价值用户争夺中逐渐建立起竞争优势,产品形态也在加速向集成化方向演进,主流产品正从单一功能工具向智能办公中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