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但近年来走势波动明显。全球奢侈品销售额也受经济压力等因素影响,预计将下滑2%至5%。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者对支出表现出日益谨慎的态度。其中,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成为主要担忧,72%的受访者因房价下行预期而调整消费行为。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消费紧缩,35%的受访家庭存在失业焦虑。
这种“防御性消费心态”正在重塑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增长。6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倾向于比过去两年存更多的钱。增加储蓄的主要动机包括健康生活方式、为未来大额消费储备、养老储备和子女教育。
经济不确定性推动了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模式的显著变化。价格敏感度日益凸显,50%的受访者表示近期涨价导致其减少奢侈品购买频率,54%的受访者在购买前会主动比价或寻找折扣。这种价格意识催生了“平替品”的流行,48%的受访者曾购买此类商品,47%表示未来会考虑购买,服装和配饰是最受欢迎品类。
跨境消费正成为中国价值导向型消费者的核心策略。日元贬值使日本迅速成为热门购物地,40%的受访者首选日本购买奢侈品,80%的消费者将价格优势列为主要动因。其他热门购物目的地还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海南,这些地区在价格优势、商品种类和购物体验方面各具特色。
调研数据显示,52%的消费者认为本土品牌性价比显著优于国际品牌,45%认可其更亲民的价格定位。尤为关键的是,72%的受访者特别赞赏本土品牌对中华文化与传统的现代表达,这意味着文化共鸣已成为核心竞争优势。不同世代消费者购买本土奢侈品牌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异,Z世代主要受价格亲民和购买便利性驱动,千禧一代最重视文化共鸣,其次是价格亲民;X世代则表现出最强的文化认同。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正展现出明显的消费模式转变,从追求产品本身转向注重体验消费,这一趋势在健康养生、旅行娱乐等领域特别突出。研究显示,健康生活方式产品、奢华旅行体验和娱乐消费是最受期待增加支出的品类。旅行消费已成为一个特别强劲的增长点,62%的受访者在过去12个月内进行过度假休闲旅行,49%计划在未来一年增加旅行支出。
尽管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行为趋于谨慎,但8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将在经济回暖后增加奢侈品购买,其中腕表与珠宝将成为优先考虑品类。在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正重新重视实体店购物体验。调查显示,在大多数奢侈品品类中,消费者减少了线上购物的优先级,转而青睐实体零售带来的触觉体验和沉浸感。平均而言,当商品价格超过15000元人民币时,消费者明显倾向于选择实体店购物。
奢侈品行业的零售体验仍有显著提升空间。各品类的客户推荐度存在较大差异,表现最佳的品牌获得73至75%的推荐率,而表现欠佳者仅获得23-36%的推荐率。这种差距表明零售体验质量参差不齐,既是对奢侈品牌的挑战,也为其实现差异化提供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