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视野下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研究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在人口老龄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正成为守护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力量。

美国作为全球长护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市场,其商业长护险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20世纪70年代,随着护理院的兴起,长护险应运而生,最初仅作为Medicare的补充,为出院病人提供短期护理保障。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保障范围不断拓展,从护理院延伸至居家护理、日间照护等多种形式。

数据显示,美国长护险在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期迎来快速增长,2002年达到高峰期,年新单件数约75万件,总保费规模约52亿美元。但随后因定价失误,市场陷入低谷,2010年新单销量下滑至23.5万件。不过,近年来组合型长护险的推出又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2022年新单销量约40万件,远超独立型长护险的3.4万件。美国长护险的客户群体以中高收入人群为主,超过80%的客户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平均投保年龄从20世纪90年代的70岁降至2022年的57岁。

产品设计上,美国长护险分为独立型和组合型,独立型产品件均保费从1990年的1071美元升至2022年的3618美元,组合型产品件均保费约为5400美元。其责任触发定义从“医疗必需”演变为“生活能力丧失程度”,主流触发条件是“不能独立完成2/6ADLs”。给付形式也从定额给付型向费用报销型转变,后者通过整合护理服务网络,降低了保费水平,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法国的长护险发展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20世纪80年代,法国通过“第三方扶助补偿计划”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长期照护问题,随后于2002年升级为“护理津贴保险制度”(APA)。APA为60岁以上居民提供津贴式给付,覆盖中重度失能人群,但补贴水平因退休收入而异,存在保障缺口。因此,法国商业长护险定位为APA的补充,面向中等收入人群。

数据显示,法国长护险市场规模在1999年到2007年以年化15%的速度增长,2019年总保费规模达8.1亿欧元,覆盖740万人。其中,商业保险公司承保了40%的客户,但保费占比达80%。法国长护险产品以个人长护险为主,件均保费约350欧元,互助团体长护险件均保费仅几十欧元。产品触发定义为“不能独立完成4/5ADLs”,给付形式为定额给付,理赔时由被保险人主治医师完成鉴定,保险公司保留核验和重新鉴定的权利。

日本的长护险发展则与人口老龄化和低利率环境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日本传统储蓄型产品面临利差损风险,保险公司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保障型产品销售,长护险应运而生。2000年,日本政府建立了40岁以上公民强制参保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社保长护险覆盖了大部分护理场景,商保则主要补充社保不覆盖的费用项目,满足中高收入人群对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

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长护险市场存量保费达6610亿日元,在寿险总保费收入中占比约2.4%。日本长护险产品供给形式多样,既有独立销售的长护险,也有附加在其他险种上的特约。产品触发定义跟随社保标准,给付形式为定额给付,有一次性支付和定期或终身给付的设计。

从全球视野来看,长护险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共性规律。长护险的主要购买人群集中在45岁以上,尤其是50至70岁区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因自身健康问题或父母护理经历,对长期护理风险感知更为强烈。长护险的风险特征与寿险类似,都是不可逆的状态改变,且高年龄高发,因此经营主体多为寿险公司。社保体制对商业长护险的产品定位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社保有保障基础的市场,如法国,商业长护险在社保基础上提供多层次补充;而在社保保障空缺的市场,如美国,商业长护险则提供全面保障,价格较贵且客群偏中高端。

在产品设计方面,家庭护理功能强的国家,如法国,商业长护险以定额给付为主,补贴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服务;而家庭护理功能弱的国家,如美国,商业长护险与护理服务产业融合,以费用报销型为主,具备服务和支付的双重功能。商业长护险赔付触发条件由保险公司自行定义,建立了自身的理赔体系,提升了运营和风险管理效率。长护险精算假设复杂,隐含系统性风险,经营主体通过费率可调、长期缴费、严格化产品设计等方式建立创新容错机制。

在运营管理方面,长护险的鉴定依赖医疗体系支持,理赔流程受到保险公司严格把控,并依靠体系化方法确定核赔结论。由于护理服务的复杂性,商业长护险通常作为护理相关服务的聚合主体,满足客户一站式护理需求。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正逐渐成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商业长护险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更多老年人提供坚实的保障。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