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在当今全球经济与政治局势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消费者体验正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战场。
调研预测,2026年,AI技术在消费者生活中的渗透率显著提升,但消费者对其态度却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消费者对AI的接受度在2025年触底后大幅反弹,目前有73%的消费者在日常任务中使用AI,且有半数人认为AI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在客户服务领域,AI的应用却遭遇了挫折。近五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AI在客户服务中并未带来任何益处,这一比例是AI平均应用失败率的近4倍。
这种矛盾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企业在部署AI时,往往过于关注成本削减,而忽视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即通过AI获得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体验。消费者并非拒绝AI,而是希望AI能够真正增强人类体验,而非简单地替代人工服务。当消费者遇到复杂问题时,他们更倾向于与能够提供完整历史记录、预测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的人类客服互动,而非仅仅依靠AI的简单回应。
传统的消费者反馈方式,调查问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显示,消费者对调查的反馈意愿持续下降,自2021年以来,选择在不良体验后保持沉默的消费者比例增加了9个百分点,达到30%。这意味着,企业仅依靠调查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流失原因的传统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可靠。
消费者反馈方式的转变,要求企业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来洞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现代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通过结合体验数据、行为数据和运营数据,企业可以构建更全面的消费者画像,从而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在消费者意识到之前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客户通话记录、聊天记录等非结构化数据,企业可以挖掘出消费者未明确表达的不满和需求,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服务改进。
在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升,但价格并非唯一决定因素。2026年的数据显示,性价比仍然是消费者选择企业的首要驱动力,但真正与消费者忠诚度高度相关的,却是产品与服务的综合体验。消费者愿意为他们认为值得的产品和服务支付更高价格,但前提是企业能够提供卓越的体验。
这种体验不仅包括产品本身的品质,还涵盖了客户服务、便利性、品牌信任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消费者因“性价比”选择某家企业时,其满意度和信任度分别为83%和87%;而当消费者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选择某家企业时,其满意度和信任度分别高达87%和90%。企业若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提供高性价比的同时,注重整体体验的优化。
个性化服务一直是企业吸引消费者的利器,但2026年的趋势显示,消费者对个性化服务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尽管64%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喜欢个性化体验,但只有39%的人认为个性化服务带来的好处足以抵消隐私风险。消费者对数据隐私的担忧正在加剧,企业需要在个性化服务与数据透明度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消费者对数据使用的透明度和控制权提出了更高要求。调研显示,46%的消费者希望企业能够更清晰地告知数据的使用方式,45%的消费者希望拥有更容易删除个人信息的途径。企业若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必须在数据收集和使用过程中更加透明,同时赋予消费者更多的控制权。通过向消费者展示数据如何改善他们的具体体验,企业可以将数据收集从单向的“提取”转变为双向的“对话”,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