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调研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达 3.1031 亿,占比 22.0%。这一庞大群体正推动银发经济从传统养老服务向全生命周期综合经济形态跨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35 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 30 万亿元,其中仅居家适老化改造直接市场份额就超 3 万亿元,66 条细分赛道全面覆盖老年群体 “衣食住行医养娱” 全需求,形成多元化产业生态。
老年群体消费已从基础生活保障转向品质化、多元化升级,健康管理、精神文化、智慧科技成为消费新热点。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32.2%、30.1%、7.5%。旅游市场中,2025 年春节期间银发群体邮轮游订单同比暴涨 357%,50 岁以上人群旅游订单增长近 2 倍,“康养旅居”“银发专列” 成为出行新选择。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 60 岁及以上网民规模达 1.6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52.0%。60.7% 的银发族日均手机上网时长超 3 小时,网购、手机支付、刷视频成为主要休闲方式,推动银发电商、直播销售等新业态快速崛起。
作为银发经济的基础板块,养老照护服务涵盖机构、社区、居家三大场景,形成全方位保障网络。全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达 36.9 万个,“15 分钟服务圈” 逐步成型,北京东城区整合 70 余项服务,成都建成 616 个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金牛区西南街社区幸福食堂年均服务超 5 万人次。
养老机构呈现多元发展格局,公办机构保障特殊群体,民营养机构提供高端定制服务。泰康之家等养老社区(CCRC)打造 “持续照护” 生态,实现从独立生活到协助护理的全阶段覆盖,其 “保险 + 医养 + 资管” 模式破解行业支付难题。上门照料服务快速普及,上海 “长护险居家服务”、成都 “助浴快车” 等项目,全年服务均超万次,精准解决失能老人照护痛点。
老年助餐成为民生工程重点,通过 “政府补、企业让、社会捐” 的筹资机制,实现城乡服务全覆盖。2025 年目标显著提升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数字化点餐与智慧监管让服务更高效,带动餐饮制作、食材供应、物流配送等产业链环节扩容。
适老产品市场正从单一功能向系统化、智能化升级,2024 年助浴椅成交额同比增长 202%,电动床增长 152%,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2025 年 9 月实施的《家居产品适老化设计指南》,从安全性、易用性、智能化等维度规范产品设计,推动适老家居市场加速发展。
居家适老化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协同推进,截至 2024 年 9 月,全国已完成超 200 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北京市 2024 年投入 2.1 亿元,最高补贴比例达 80%。改造内容涵盖防滑处理、扶手安装、智能监测等,直接带动防滑地砖、可调节家具等产品需求增长,催生专业化改造服务团队。
老龄服饰与洗护用品向功能化、时尚化转型。日本 “爷爷奶奶老年服饰专卖店” 提供 3000 款易穿脱产品,简约舒适衣物深受老年群体喜爱。洗护产品针对老年人皮肤特点优化配方,采用温和低刺激成分,包装设计注重易握持、易按压,2024 年美妆美容仪品类在淘宝 GMV 达 441.38 亿元,同比增长 14.41%。
健康管理已成为银发群体最核心的需求之一,覆盖评估、预防、干预、康复全链条。老年人能力评估与认知症评估体系逐步完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广泛应用,机构推出专业评估标准,为精准服务提供依据。
老年慢病管理聚焦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发疾病,多学科协作模式成效显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行,实现健康监测、慢病管理、常见病诊疗一站式支持,减少老人就医奔波。
营养健康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 年国内市场总规模达 5223 亿元,其中营养功能食品 2891 亿元,保健食品 2331 亿元。基因检测抗衰方案、传统中医药养生等新兴领域,推动健康管理向精准化、个性化升级。
生命质量与关怀赛道聚焦老年群体精神需求与生命尊严,安宁疗护、终活服务等新业态逐步兴起。上海已建成 261 家安宁疗护机构,形成社区与机构联动网络,医保全覆盖降低服务门槛,为终末期患者提供身心社灵全维度照料。
个人史,回忆录制作成为精神消费新热点,日本已发展出报社撰写、照片云服务等多元业态,既有老年人自主创作,也有子女定制作为礼物。终活服务在日本形成成熟体系,老人提前规划葬礼、订立遗嘱,永旺商场定期举办终活展会,涵盖殡葬、遗产继承、保险等咨询服务。
老年人旧物回收区别于普通废品回收,兼顾情感价值与资源价值。通过将承载记忆的衣物、家具等转给需要的人,实现物品使用价值与情感意义的传承,同时为老年人转化闲置资源,补充晚年生活所需。
精神文化消费成为银发经济增长新亮点,老年大学已成立 3000 个学习中心、5.5 万个学习点,课程涵盖书法、摄影、智能手机操作等,上海老年大学的短视频制作课程让老人重拾创作乐趣。老年活动俱乐部,沙龙有效缓解孤独感,全国空巢家庭占比超半数,大中城市达 70%,书法绘画、合唱舞蹈等活动成为社交重要载体。
老年运动健身服务向适老化转型,上海 “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配备专业器材,低强度、适配性训练延缓身体机能衰退。宠物服务需求旺盛,2023 年老年宠物消费达 2075 亿元,占宠物经济市场 35%,上门遛宠、宠物体检等服务解决老年饲主实操难题。
银发第三空间建设加速推进,杭州社区 “银龄之家”、南京 “口袋公园” 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步行可达的社交平台。老龄交友,婚介服务形式多元,郑州绿城广场相亲角、吉林卫视《缘来不晚》节目深受欢迎,抖音官方账号收获 207 万粉丝,成功牵手率达 60%。
智慧科技与养老场景深度融合,健康监测设备从穿戴式手环向无感化毫米波雷达监测仪升级,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风险预测,部分设备具备医用级数据采集能力。养老机器人聚焦照护减负、自主生活、安全支持三大维度。
智慧家电市场规模 2025 年已破千亿元,产品优化聚焦单一功能升级。智能燃气灶搭载防干烧技术,热水器采用三重防触电保护,空调具备防直吹功能,一些电视支持 24 种方言语音控制,冰箱配备食材过期提醒功能,全方位适配老年需求。
智能适老家居整体解决方案日趋成熟,一些适老家居产品整合语音控制、可升降橱柜、床边助力扶手等设计,减少老年人操作负担。国内方案注重安全监测与个性化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捕捉跌倒风险与生理异常,依据生活习惯定制作息提醒,增强老人生活自主性。
文旅旅居成为养老新潮流,老龄旅游方案策划注重安全适配与舒适体验,日均安排 1至2 个核心景点,配备随队医护,住宿餐饮全面适老化。2025 年多趟银发旅游专列密集开行,辽宁、云南、北京等多地首发,采用 “昼游夜行” 模式,日均车程控制在 4至6 小时,卫生间增设扶手与紧急呼叫按钮,推出养生餐与急救药品。
旅居养老带动跨区域资源整合,浙江长兴水口乡 2023 年接待游客 529 万人次,中老年群体占比 76%,旅游收入近 15 亿元。普洱熙康云舍、昆明轿子山大酒店等推出康养旅居项目,提供饮食定制、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务,上海巴塞罗那国际度假酒店春节旅居产品一月内预订一空。
田园养老与康养度假区互补发展。康养度假区整合住宿、医疗、休闲等服务,聚焦养生调理、慢性病管理、术后康复,形成 “一站式” 旅居体系,激活银发旅游细分市场。
养老金融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个人养老金账户整合储蓄、理财、保险等多元产品,2024 年国有大行新增养老金融产品超百款。国内正探索 “以房养老” 金融工具创新。
银发电商成为消费新渠道,电商平台 50 岁以上用户占比快速提升。平台优化适老体验,采用大字体、语音搜索、一键下单功能,精准推送老年食品、康复辅具等品类。银发直播销售潜力凸显。
老龄法律服务保障权益安全,涵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服务,意定监护制度逐步推广。法律服务既帮助老年人应对养老诈骗、财产纠纷,也为涉老企业提供合规指导,优化市场环境。
人才短缺成为产业发展关键瓶颈,我国养老护理员需求达 600 多万,目前仅 50 多万名从业人员。照护服务人才培训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建立从基础到高级的完整体系,覆盖日常护理、精神关怀、慢病管理等技能,工作场景延伸至机构、居家、康复等多个领域。
老龄综合管理人才培训注重跨学科能力,培养产业与老龄需求结合的统筹性思维。这类人才能够衔接老年群体需求与产业资源,推动服务从分散供给转向体系化,帮助涉老企业制定发展方针,提升市场竞争力。培训带动适老产品研发、养老服务运营等领域精准发力,推动银发经济向质量提升转型。
2025 年的中国银发经济,已从单一养老服务拓展为覆盖九大赛道、66 个细分领域的综合经济形态,3.1 亿老年群体的多元需求成为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市场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创新深度赋能,让银发经济既承载着民生保障的社会责任,也孕育着万亿级的市场机遇。
从居家适老化改造到智慧养老设备,从健康管理到精神消费,从文旅旅居到金融服务,银发经济正重构老年生活场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随着 60 后新老年群体崛起,消费能力更强、需求更多元,将进一步激活细分市场潜力,推动赛道持续细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