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及中国半导体制造市场预测和产业分析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制造市场正迎来技术迭代与产能重构的关键节点。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纯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收入将同比增长 17%,突破 1650 亿美元关口,较 2021 年的 1050 亿美元实现显著跃升,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12%。从技术路线到产能分布,从国际格局到中国角色,市场正呈现出清晰的发展脉络。

半导体制造的技术竞赛已进入纳米级深水区,先进制程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2025 年,7nm 及以下先进制程将贡献晶圆代工产业 56% 以上的营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中 3nm 节点堪称增长黑马,预计营收较 2024 年暴涨 600% 以上,规模达到约 300 亿美元。更成熟的 5/4nm 制程需求持续旺盛,预估贡献逾 400 亿美元营收,成为先进制程中的 “稳定器”。

这一波先进制程热潮背后,是终端应用需求的强力拉动。AI 智能手机升级潮、搭载 NPU 的 AI PC 加速普及,以及 AI ASIC、GPU 与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需求扩大,共同构成了高端制程的核心驱动力。2nm 制程虽在 2025 年仅占总收入的 1%,但已完成技术突破,台积电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新产能为其后续扩张奠定基础。

成熟制程虽营收占比下滑,但仍保有稳固市场空间。28nm 及以上节点的营收占比将从 2021 年的 54% 降至 2025 年的 36%,但收入规模与四年前基本持平。作为成熟制程中的 “常青树”,28nm 节点保持着 5% 的复合年增长率,在汽车、工控等领域持续发挥作用。从产能结构看,2025 年全球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产能比仍维持在 7:3 的格局,彰显其产业基石地位。

产业链协同创新成为新趋势。代工厂纷纷加码异构集成和芯片架构优化,以提升 AI 工作负载效率。CoWoS、InFO 等先进封装技术与 3D 堆叠等晶圆级集成方法受到高度关注,推动芯片向更密集、更节能的方向发展。12 英寸晶圆作为主流生产载体,2025 年产能将增长 14% 至每月 1010 万片,约占全球总产能的三分之一。

全球半导体制造市场呈现明显的头部集中特征,技术壁垒与资本投入成为竞争核心门槛。在先进节点领域,台积电占据绝对优势,是 3nm、5/4nm 等制程的主要受益者,其 2nm 工艺已实现量产,晶体管密度达每平方毫米 3.3 亿个,较 3nm 性能提升 10%至15%,功耗降低 25%至30%。2025 年台积电 2nm 产线预计贡献营收 180 亿美元,占其总营收的 25% 以上,苹果、英伟达等核心客户订单同比增长 40%。

三星与英特尔紧随台积电之后,在先进制程领域展开激烈角逐。三星持续扩大 3nm 产能,英特尔则通过 IDM 模式升级强化制造能力,三者共同主导了 7nm 及以下先进制程的市场格局。在中低端节点市场,联电、格芯和中芯国际需求稳定,构成了全球制造体系的重要支撑。

从市场份额看,2025 年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总值预计达 1800 亿美元,台积电以 56% 的市占率主导先进制程领域。这种格局既源于长期的技术积累,也得益于对下游高端需求的精准把握,头部企业在 EDA 工具、IP 核、半导体设备等产业链环节的整合能力,进一步巩固了竞争优势。

中国半导体制造市场在全球格局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熟制程扩张成为最鲜明的发展特征。2025 年全球成熟制程产能预计提升 6%,中国代工厂是这一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长期趋势看,中国大陆成熟制程(28nm 及以上)占比将从 2023 年的 31% 提升到 2027 年的 47%,扩产进度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代工龙头,2025 年表现值得关注。其 N+1 工艺相关营收预计达 65 亿美元,带动全年总营收增长至 280 亿美元,全球市占率提升至 8.5%。在成熟制程市场,中芯国际保持着 12% 的份额,成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芯片供应的重要力量。

尽管在先进制程领域仍有差距,但中国市场的增量贡献已不可忽视。2025 年中国在全球 12 英寸晶圆产能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成熟制程的规模化生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也为全球产业链提供了稳定的产能供给,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