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过去几年,酒店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酒店客房数从1426.37万间增至1764.32万间,增长率虽超5%,但2024年的增长势头明显趋缓。酒店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下降,新入局者面临更高的门槛,传统的“跑量式”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在这种背景下,酒店业正加速转型,从“跑量”向多元化、差异化发展。中高端酒店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下沉市场则成为新的蓝海。数据显示,经济型酒店的增速正在变缓,而中端和高端酒店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头部酒店集团纷纷布局中高端赛道,中高端酒店数量占比逐年提升。
在文旅消费升级的浪潮下,生活方式酒店成为增长的破局点。这类酒店以独特的设计、文化体验和社交空间为特色,满足现代旅行者对个性化和精神需求的追求。2025年,生活方式酒店的开业房间数占比增长了30.18%,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
消费者对酒店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能住”,而是转向“能体验”和“能感受”。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生活方式酒店的搜索量同比增长显著,其中“无价窗景”和“文化探寻”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大主题。消费者对酒店的期待从“旅行中的落脚点”延伸至“情绪疗愈的载体”、“文化探索的入口”和“家庭互动的空间”。
2025年的酒店消费趋势呈现出从“性价比”到“心价比”的转变。消费者不再单纯比较价格和设施,而是更加注重情绪价值和体验质感。数据显示,43.4%的消费者愿意为“新的体验感”付费,41%为“设计与众不同”买单,36.2%重视“文化价值”。
在选择酒店时,消费者更倾向于“躺平式体验”,即通过慢节奏、低能耗的方式放松身心。例如,86%的消费者在酒店选择“休息补觉”,49%选择“发呆放空”。疗愈设施成为核心溢价点,56%的消费者期望酒店有“温泉”,49%希望有“SPA馆、按摩理疗场所”。
亲子消费已成为旅游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出游人数和消费金额都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旅游总消费达到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五一”假期亲子市场规模连续两年呈现高速增长的状态,2025年我国在线亲子度假市场规模达到三千亿。
家庭对酒店的需求从“能住”升级为“能遛娃、能省心”,亲子友好酒店凭借“托管服务+儿童设施”的组合,成为家庭出行的“刚需选择”。数据显示,已婚有孩群体在选择酒店时,85%将“带孩子方便”列为重要考量,其中34%明确列为“非常重要”。亲子友好酒店不仅提供儿童乐园、露营设施、托管服务,还通过丰富的亲子活动和贴心的服务,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
反向旅游成为2025年的新趋势。消费者避开热门景区,转向小众、冷门的县域和乡村进行沉浸式的文旅体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旅游订单增幅显著,西北小城成为反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反向旅游的核心驱动力是“追求独特、小众的旅游体验”和“享受更舒适自由的节奏”。
生活方式酒店在反向旅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融合当地民俗、非遗文化或自然景观的生活方式酒店,正从“住宿配套”升级为“目的地吸引力之一”,推动“酒店+文旅”成为下沉市场的竞争壁垒。数据显示,41%的消费者在过去一年中有过反向旅游经历,其中一二线城市参与度更高。反向旅游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场,包括五六线县域/乡镇和三四线潜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