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 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调整持续深化,新线城市已成为拉动销量增长的核心力量。据乘联分会数据,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 12.6%,其中新线城市贡献了主要增量。从用户覆盖来看,仅快手平台就聚集了 2.7 亿汽车强兴趣用户,且 70% 来自新线市场,这一群体构成了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增量客群。
新线市场用户特征鲜明,以男性中青年为主,蓝领职业占比高,且与其他平台用户重合率仅 19.6%,意味着该群体具备独特性与挖掘潜力。从市场运营反馈来看,针对这一群体的精准运营效果显著,部分经销商开口留资率突破 60%,在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实现了盈利增长。
汽车能源结构向新能源转型的进程不断加速,且速度超预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 44.3%,创下同期历史最高水平。从单月数据看,6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攀升至 53.3%,较去年同期提升 4.8 个百分点;乘联分会预测,7 月新能源车型零售量可达 101 万辆,渗透率有望升至 54.6%,全年新能源渗透率逼近 50% 的目标已具备较强确定性。
不同市场领域的新能源渗透率呈现明显梯度差异:自主品牌中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 75.4%,豪华车领域为 30.3%,而主流合资品牌仅 5.3%,差距悬殊。在新线市场,低价新能源车型因使用成本优势更受欢迎,电动车每公里电费仅 0.1至0.3 元,远低于燃油车 0.6至1 元的油费成本,且保养项目比燃油车减少 50% 以上,这成为新线用户选择新能源车型的重要原因。
从消费端来看,汽车市场增换购比例已超 54%,其中新能源车型成为不少家庭第二辆车的首选。细分群体中,95 后购车群体超三成选择新能源车型,且 40% 依赖家庭资助;中年及银发群体对混动车型接受度显著提升,兼顾续航与经济性的需求成为该群体选择混动车型的关键因素。
传统 4S 店主导的汽车销售模式逐渐被打破,短视频与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核心渠道。数据显示,快手2023 至 2025 年汽车线索量暴增 360%,其中经销商线索量增幅更高达 540%,2025 年 6 月单月线索规模同比增长 224.1%,短视频平台在汽车营销中具有重要地位。
消费者购车决策逻辑已发生本质变化。相关数据显示,75% 以上的用户在到店前已基本确定意向品牌和车型,超过 50% 的用户希望实现线上购车。在影响决策的因素中,产品力与优惠政策是首要考量,且专业达人的推荐权重远超官方账号。
短视频平台的 “短直双开” 模式(短视频 + 直播结合)营销效果显著,采用该模式的经销商获客成本降低 13%,线索量提升 42%,其中私信互动带来的线索占比达 30%,客户正向率高达 88%。AI 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营销渠道效能,“真人 + 数字人” 交替直播模式使线索量提升 30%、成本降低 10%;AIGC 工具仅需 5 分钟即可生成车型相关素材,应用该工具的品牌转化率显著高于同行,线索质检助理则帮助留资率提升 33%。
AI 与大数据技术正深度融入汽车营销全链条,成为解决行业增长难题的关键。当前车企营销普遍面临四大痛点:心智建立难、用户刻画难、潜客运营难、车主留存难,而数据驱动的精准运营模式正在逐步突破这些瓶颈。
通过整合多源数据构建用户标签体系,并结合线索评级模型对潜在客户进行分层管理,已成为汽车行业营销的标配流程。这种 “线索分级 – 门店匹配 – 策略优化” 的闭环运营模式,能够实现营销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高潜力线索的转化效率。以智能客服为例,人机协同的客服体系可使客服支撑效能提升 50%,即时满意度超 94%,有效降低了企业沟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