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SOC 芯片市场规模约达 1200 亿美元,而到 2025 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突破 15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 10% 以上。
在智能手机领域,尽管市场逐渐趋近饱和,但消费者对于手机性能、功能多样化的追求从未停止,促使手机厂商不断更新换代产品,对高性能 SOC 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物联网设备的迅猛发展,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设备的广泛普及,使得低功耗、集成度高的 SOC 芯片需求大增。汽车电子智能化转型进程加快,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座舱的兴起,也对车规级 SOC 芯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制程工艺的进步是 SOC 芯片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2025 年,7 纳米及以下制程工艺在行业内的应用愈发广泛,部分领先企业甚至已在探索 5 纳米制程的大规模应用。采用先进制程工艺的 SOC 芯片,能够在更小的芯片面积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从而显著提升芯片的运算速度,降低功耗。以 7 纳米制程的 SOC 芯片为例,相比传统 28 纳米制程,其性能可提升数倍,功耗却大幅降低,这为高端智能手机、人工智能设备等对性能和功耗要求极高的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芯片架构正从传统的通用计算向异构计算转变。异构计算架构通过将 CPU、GPU、NPU 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处理器核心集成在同一芯片上,让它们协同工作,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任务类型进行优化,极大地提高了芯片的整体性能和处理效率。在人工智能应用中,NPU 专门用于处理神经网络计算任务,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复杂的 AI 推理工作,与 CPU 和 GPU 配合,显著提升了设备在 AI 领域的处理能力。
Chiplet 技术,即小芯片技术,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将不同工艺节点、不同功能的小芯片模块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 SOC 芯片。这种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它可以大幅提高芯片的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因为在传统的大芯片制造过程中,一旦某个微小区域出现缺陷,整个芯片可能就会报废,而 Chiplet 技术将大芯片拆分成多个小芯片,即使部分小芯片存在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正常使用,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它能加快芯片的研发速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小芯片模块进行组合,无需从头开始设计整个芯片,大大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
智能手机作为 SOC 芯片的最大单一应用市场,2025 年其对 SOC 芯片的需求占比约达 40%。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随着 5G 通信技术的普及,消费者对于 5G 手机的需求持续上升。5G 手机需要更强大的芯片性能来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这就要求 SOC 芯片具备更高的运算速度、更大的内存带宽以及更强的 AI 处理能力,以实现诸如高清视频流畅播放、实时在线游戏、智能语音助手快速响应等功能。预计 2025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对高性能 SOC 芯片的需求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汽车电子领域是当前 SOC 芯片市场中增长最为迅猛的细分赛道,年增速高达 25%。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快速发展,车规级 SOC 芯片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在智能座舱方面,消费者对于座舱内的娱乐系统、信息显示、人机交互等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屏显示、语音控制、手势识别等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高性能的座舱 SOC 芯片。在自动驾驶领域,从基础的 ADAS 功能到高阶的自动驾驶,每一次功能的升级都对 SOC 芯片的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IoT领域对 SOC 芯片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智能家电等设备需要低功耗、成本低廉且具备一定 AI 处理能力的 SOC 芯片,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数据处理。智能音箱需要芯片能够实时识别语音指令,并快速连接网络获取信息进行反馈;智能摄像头需要芯片具备图像识别功能,能够区分人物、动物和其他物体,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工厂中的各类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对 SOC 芯片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有较高要求,以适应复杂的工业环境。预计 2025 年,AIoT 领域 SOC 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 564.3 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在全球 SOC 芯片市场的高端领域,高通、英特尔、英伟达、三星等国际半导体巨头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占据着主导地位。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庞大内需市场的驱动下,中国本土 SOC 芯片厂商发展迅速,市场份额逐步提升。